理财子公司密集调降业绩基准,理财产品费率下调成趋势
AI导读:
近日,理财子公司密集调降业绩比较基准,不少产品比较基准下限跌破2%。同时,多家理财公司配合下调产品费率,以吸引客户。理财市场多数产品收益率呈下行趋势,尤其是固收类理财。市场人士认为,短期内理财产品表现将趋于稳定,但长期来看收益率或继续下行。
近日,理财子公司密集调降业绩比较基准,不少产品比较基准下限跌破2%,逼近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此举是业内机构为应对理财市场波动而采取的举措。业绩比较基准作为理财产品的重要收益参考指标,在市场波动时,实际收益率也随之波动,导致此前的业绩比较基准参考价值减弱,因此需要跟随市场节奏调整,向投资者传递明确信号。此外,多家理财公司还配合下调了产品费率,以吸引客户并增强客户留存。
理财市场多数产品收益率呈下行趋势,尤其是以“低风险”“稳健收益”著称的固收类理财,也出现了亏损情况。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2月,封闭式固收理财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降至2.29%,开放式固收理财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降至2.27%。长期来看,理财市场收益率或继续呈下行趋势。
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幅度显著
在资管新规实施后的理财市场,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已屡见不鲜。近期,中邮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兴银理财、浦银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上银理财、信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纷纷公告下调旗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下限已调至2%以下。
例如,中银理财近期密集披露十余款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公告,下调幅度最高达95基点(BP)。其中,“中银理财-稳富(30天持有期)2号”业绩比较基准将于4月11日起调整,调整前为2.35%-2.95%(年化),调整后为1.40%-2.40%(年化)。
信银理财也下调了多款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如其发布的公告称,对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日开1号理财产品(产品代码:AF233302)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B类份额调整前为2.40%-3.00%,调整后为1.78%-2.58%,下调幅度最高达62BP。
此外,中邮理财2月以来宣布下调旗下近20款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其中邮银财富·鸿锦一年定开32号人民币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从原来的3%至3.4%(年化)变更为2.2%(年化),上限减少120个基点,下限减少80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存量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破2%,新发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也普遍走低。根据中国理财网显示的数据,3月19日新发的55款理财产品中,共有8款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跌破2%。例如,徽银理财发布的两款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分别为1.9%、1.75%。
普益标准提供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人民币理财产品新发2253款,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60%,较前一月环比下跌6个基点。
理财产品费率下调成趋势
为应对市场波动,不少理财公司还降低了理财产品费率。例如,中银理财本周以来宣布下调旗下4款产品的费率,3月19日该公司公告称,对“中银理财-怡享天天57号”产品费率进行限时优惠,优惠期内产品固定管理费率由0.15%(年化)下调至0.05%(年化)。
信银理财本周也下调旗下十余款产品费率,实施阶段性优惠。上银理财对旗下多个系列产品进行费率调整,包括“价值甄选”“净享利”“易精灵”等,优惠期内,“价值甄选”系列开放式理财产品(产品代码:WPJK19M1202)的固定投资管理费及销售管理费均有所优惠。
据记者了解,银行理财产品费率本身就处于较低水平,市场上存续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平均销售费率在0.16%-0.21%,托管费率在0.02%左右浮动,固定管理费大约为0.24%-0.30%。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的“降费潮”更多是一种促销手段,往往在理财产品业绩表现不佳时实施大规模降费有助于留住客户。同时,费率打折对于吸引新客户也具备相应优势,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理财产品仍有相对优势,能增强对相关客户的吸引力。
然而,业内人士也提醒,理财产品费率的优惠通常是阶段性的,大部分理财产品优惠期结束往往不会主动公告,投资者需留意这一变化。同时,费用调低并不代表产品能赢取高收益。
稳健理财收益率现“浮亏”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不断调低、理财公司频发降费打折,是为了应对收益下行的理财市场波动。近期,受到债市调整影响,理财市场波动加剧,不少投资者手中的产品出现“浮亏”。
例如,一位投资者在某大行理财子代销渠道购买的一款固收产品,最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跌至-1%,最近1个月区间年化收益率更是跌至-10%。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末,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2.27%,环比下跌0.5个百分点。而最近一周以来,固收理财收益率加速下行,上周(3月10日~3月16日)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1.16%,环比下跌0.5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仅过去两周,开放式固收理财收益率大约下行了110多个基点。
市场人士认为,短期内随着债市企稳,理财产品表现也会趋于稳定,但长期来看,理财市场收益率呈下行走势。普益标准研究员指出,近期债市调整主要受资金面和权益市场回暖影响,不具备趋势性。在全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资金面将回归稳健宽松。当前经济基本面增长趋势有待稳定,内需和外需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避险情绪仍在,长期来看债市利好逻辑未变。
关键词:理财子公司、业绩比较基准、理财产品费率、固收类理财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