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国各地通过构建多层次政银企对接平台等,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协调机制建立后,小微企业融资实现突破性进展,授信超过10万亿元。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了融资成本。

  ◎记者韩宋辉

  全面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加快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归集治理共享、用足利率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通过构建多层次政银企对接平台、深化信贷审批数字化改革、创新差异化金融服务模式等,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下称“协调机制”)落地见效,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协调机制建立后,小微企业融资实现量增、面扩、价降的突破性进展。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10月协调机制启动以来,各地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超过5000万户,授信超过10万亿元。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近7万亿元。这一显著成效得益于协调机制在区县层面的深入实施。

  专家指出,协调机制在区县层面建立了工作专班,精准对接银企需求,打通了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这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也增强了小微企业的获得感。

  疏通信贷资金直达基层通路是协调机制的首要目标。目前,各金融监管局已派遣工作人员参与各地各级工作专班,加快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归集治理共享,确保信贷资金能够迅速、准确地到达基层。

  以四川为例,四川金融监管局已派出368名干部参与地方各级工作机制和工作专班,定期收集并协调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全省各级银行机构已组建1902个工作专班,实现应建尽建,并更新了小微企业线上金融产品库信息,方便企业选择。

  广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积极响应协调机制,持续开展大走访活动,精准对接小微企业金融需求。邮储银行各级机构更是累计走访超过63万户经营主体,为小微企业授信超4100亿元,放款近3000亿元。

  打造信贷投放“高速公路”是协调机制的另一大目标。银行原则上要在1个月内作出授信决定,并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化业务流程。

  例如,河北省沧州市某科技阀业有限公司凭借专利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受青睐,但面临现金流紧张问题。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依托协调机制,仅用5个工作日即为企业发放1000万元贷款,并叠加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四川金融监管局还要求银行机构细化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激发基层机构和信贷人员积极性。同时,优化贷款服务模式和审批流程,进一步压缩小微企业贷款平均时长。

  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利率适宜是协调机制的第三大目标。通过节约信息收集成本、压减中间环节,降低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广发银行河源分行成功落地河源市首笔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向广东首熙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发放60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四川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省形成“推荐清单”22.76万户,合计授信5271亿元,贷款平均利率降低20个基点。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