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理财公司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
AI导读:
近期,多家理财公司密集发布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告,部分产品下调幅度超100个基点。同时,为了维护和投资者的关系,银行理财市场掀起一轮降费潮。截至去年末,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存续规模已达约26.3万亿元,呈现稳定上升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广州报道
近期,随着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多家理财公司纷纷宣布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广银理财、民生理财、招银理财、华夏理财、中银理财等理财公司均发布了相关公告,部分产品的下调幅度甚至超过了100个基点。
分析指出,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下调与底层资产收益率的走低密切相关。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理财公司需要适时调整业绩比较基准,以避免实际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偏离过大,进而及时调整投资者的收益预期。
具体来看,广银理财在其发布的公告中显示,某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从去年的3.25%~3.60%/年下调至2.20%~3.10%/年,调整幅度显著。民生理财也发布公告称,将某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调了10个基点。招银理财同样宣布下调了其发行的某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73只银行理财产品调整了业绩比较基准,且多数为向下调整。华南一家私募的基金经理表示,理财产品的业绩基准只是相关产品未来预期业绩回报的参考,并不代表实际收益。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不仅要关注业绩比较基准,还要深入了解产品的具体投向和底层资产。
此外,随着业绩比较基准的下调,为了维护和投资者的关系,银行理财市场还掀起了一轮降费潮。中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相继发布费率优惠公告,对旗下多款产品进行阶段性降费。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品难以达到业绩比较基准的压力,同时也让投资者最终得到的收益率更接近业绩比较基准的预期范围。
在市场规模方面,截至去年末,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存续规模已达约26.3万亿元,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其中,股份制和国有行全资理财子公司的合计规模占比约87.4%,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是存续规模最大的理财子公司。对于2025年银行理财的展望,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银行理财规模中性预估将增加2到3万亿元,存款“脱媒”是重要支撑。
同时,王一峰还指出,在产品布局上,低波稳健产品仍是压舱石,含权理财等细分赛道或有结构性机会。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理财公司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投资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图片及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