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春节后,多家银行推出新一轮产品营销活动,聚焦理财和银保产品。稳健型理财产品与增额终身寿险、年金保险等产品成为理财经理首推,满足投资者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的理财需求。

春节假期过后,国内多家银行迅速启动了新一轮的产品营销活动,并发布了“开工理财”投资指南,将营销重心放在了理财产品和银保产品上。在理财产品方面,各大银行推出的多为低波动、稳健型产品,旨在满足投资者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的理财需求。而在银保产品领域,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等产品继续成为理财经理的首选推荐。

据苏商银行高级研究员杜娟对《证券日报》的透露,节后客户手中持有较多的活期资金,包括奖金、红包等,这些资金需要寻找合适的理财渠道。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理财和保险类产品因其相对稳定的收益特性,更受投资者的青睐。同时,春节前后也是银行“开门红”活动的重要时期,通过年初吸引理财资金和用户,银行可以在未来持续进行客户运营,提升客户价值。

稳健型理财策略占据主流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银行理财市场再度升温。包括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民生理财、平安理财等在内的多家理财子公司纷纷推出开工理财产品,以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需求。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R1、R2类风险等级,期限从7天至3年不等,但多数产品的期限在半年以上,主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和存款类产品。

以工银理财为例,该公司推出了多款开工理财产品,包括活钱产品、中短期限产品、长期限产品等,这些产品在流动性、投资期限、风险评级和收益表现上各有特色,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其中,一款核心优选14天持盈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为PR2,起购金额仅为1元,通过14天的锁定期实现了流动性和收益的平衡。

民生理财同样推出了一系列以低波动、稳健型为主的“开工有好理”产品,这些产品风险较低,涵盖现金类、封闭类、固收等多种类型,期限从1天到1090天不等。这些产品能够满足投资者对高流动性、锁定收益、灵活与收益兼顾以及稳定收益的不同需求。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分析指出,春节后银行推出新一轮理财产品和营销策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节后理财需求增长,投资者需要重新进行资产配置,理财和储蓄需求上升;二是市场竞争加剧,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银行需要推出特色理财产品来抢占市场;三是稳定回报产品热度回暖,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低波动、稳健型的理财产品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银保产品热度持续不减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除了低波动、稳健型理财产品外,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保险也成为了理财经理的推荐重点。某股份行理财经理表示,尽管增额终身寿险的预定利率已经从3%降至2.5%,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购买仍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增额终身寿险的最大优势在于可提前锁定收益,即使未来市场利率继续下行,已购买产品的预定利率也不会改变。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则推荐年金保险产品,认为其确定性与长期性能够锁定固定利率,实现长期复利增值。无论是孩子的教育、家庭的品质生活还是未来的养老规划,年金保险产品都能够提供稳定的收益保障。

对于想要购买稳健型产品的投资者,某银行客户经理建议考虑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保险。这两款产品不仅可提前锁定利率,还能应对当前利率下行的趋势。但投资者在购买时需综合考虑个人的年龄、职业、收入、自身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杜阳进一步指出,保险产品热度不减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从需求端来看,随着存款利率下调和理财、基金等资产管理产品收益波动加大,居民避险情绪较高,保险产品尤其是储蓄型保险产品因其收益性和稳健性符合当前投资理财需求;从供给端来看,拓展代销业务是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代销保险产品作为银行的表外业务,能够有效拉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长,有助于缓解息差压力,实现轻资本运营转型。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