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德邦基金固收投资总监邹舟指出,低利率时代债券管理需精细化耕作,围绕负债端精细化运作,匹配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与目标,坚守风险控制,流动性为王。展望下半年,债市具备稳中向好基础,将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各类纯债类投资标的及可转债品种。

  “随着低利率时代的来临,资产收益率下行,固收类产品要做出优秀的业绩,难度系数越来越高。但无论如何,通过专业严谨和勤勉精细的预判博弈出来的超额收益和相对收益的亮点,始终是有价值的。”面对低利率时代的债券管理,德邦基金固收投资总监邹舟总结道。

  邹舟认为,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65%左右,债券“躺赢时代”已过。新环境下需围绕负债端精细化运作,匹配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目标制定策略,同时坚守风险控制、以“流动性为王”为纲,方能为投资者守护确定性。

  低利率环境下

  需“精细化耕作”

  在低利率与“资产荒”的双重挤压下,债券投资的容错空间日益逼仄。邹舟坦言,当利率中枢持续下移,低利率时代已然到来,市场交易逻辑和行为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她表示“一年只做几波大波段”的操作模式已失效,要及时适应新的交易主逻辑,敏捷捕捉常态化的市场窄幅波动带来的中小波段机会。

  这种精细体现在管理的每个维度,她将组合久期拆解为信用久期和波动久期进行双维度精密控制,严格监测和及时调整综合信用久期,尤其是开放式短债组合的信用久期,对负债相对稳定或者负债属性更长的产品则保留相对高弹性仓位。

  此外,流动性管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几年来,债券市场每年至少经历一轮极端行情,我相信所有经历过行情洗礼的同业都和我们一样,深刻认识到一点:对于每日开放式产品而言,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组合流动性放在第一位。”邹舟强调,这不仅是为应对市场极端波动引发的赎回压力,更是为了在极端市场超调产生被错杀的优质资产时,可以有能力抓住机会,要确保“市场出现有漏可捡时,随时有头寸能出手”。

  综合考量产品定位和

  负债端特性

  目前,邹舟在管产品包括德邦短债、德邦锐兴债券、德邦锐裕利率债债券、德邦优化等不同久期、不同品种的产品。在邹舟看来,管理不同的产品要结合产品定位和负债端特性来决定操作路径。

  邹舟指出,产品定位决定配置策略:短债重安全,依托票息为主,仅当利率波动资产确定性高时加仓抓弹性;中长期纯债看利率与信用债相对价值,确定性高时偏左侧布局增强弹性;固收+则按债性与股性相对价值调整股债仓位。

  “当资金在不同资产中来回切换时,我们更需要看清负债端的本质。”邹舟表示,负债较稳定或者负债属性较长的产品可能采取略偏左侧的高弹性策略,从而博弈较高的弹性收益;开放式产品则还是结合负债端质量及风险偏好,对久期和杠杆等各类指标进行更加灵活的调整。

  邹舟表示,管理债券产品需要根据市场不同阶段的交易主逻辑灵活调整仓位和指标,结合基本面和政策面的趋势和边际变化,以及技术指标的形态进行布局。

  她以今年初债市波动为例:“当时市场过度透支宽松预期,在央行政策落地前已抢跑定价约40基点(BP)降息,银行间融资利率较政策利率高20至30BP。短端利率受负carry(持有净收益)压力失去避险属性大幅上行,长端利率虽交易拥挤,但正carry保护使其成交易盘避险区。”邹舟据此调整策略:一部分账户将短端利率仓全部置换为高票息信用债;另一部分账户则降低长端利率债仓位及组合杠杆避险。事后验证,此次基于负债特性的调仓成功跑赢市场。

  债市具备稳中向好基础

  展望下半年,关税政策仍有较大扰动,抢出口、转口退潮后,外需压力可能会显著加大,内需层面以旧换新政策补贴使用过半,三季度有望持续,但对部分耐用消费品的拉动效果或逐步放缓,地产周期仍待企稳,基本面对债券市场仍有利,叠加财政增量有待确定、货币宽松预期先行,债市在三季度中上旬整体处于偏顺风环境。

  邹舟认为,当前债市中期向好趋势明确,技术面偏多但短期存压。政策动向与中美关税摩擦等外部变量需持续跟踪,但央行维持宽松基调,债市具备稳中向好基础。中长期看,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需宽松货币环境支撑,政策宽松基调延续,债市向好逻辑清晰。

  关于具体的投资机会,邹舟表示,基于宽松且支持性的货币政策主基调,下半年各类纯债类投资标的,比如有票息价值的信用债、利率债、地方债等仍有较好投资机会,将会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此外,也在积极关注可转债品种的投资机会。可转债兼具债券的固定收益性质和股票的潜在升值空间,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可转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组合的收益潜力,同时由于其债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组合的整体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