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债发行一周突破800亿,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
AI导读:
科创债发行一周内,已有超50家机构参与,合计规模突破800亿元。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占比约五成,发行期限以中长期为主。此次政策将发行主体扩容,鼓励地方政府提供支持,标志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
自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创债有关事宜公告后,一周内,银行、券商、创投公司等积极响应,纷纷参与科创债发行。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50家机构试水首批科创债,合计规模突破800亿元。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占比约五成,发行期限多以中长期为主。
科创债是指由科技创新领域相关主体发行,或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的公司债券,自2022年5月正式推出以来,受到广泛关注。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提出多项支持科创债发行的举措,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也同步配发了相关通知。
此次政策将发行主体扩容至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鼓励地方政府提供贴息、融资担保等支持,同时支持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创设投资于科创债的专项资管产品。
政策出台后,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证券等迅速响应,纷纷公告发行计划。其中,国家开发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200亿元,工商银行发行规模不超过200亿元,兴业银行发行100亿元。券商方面,平安证券发行10亿元,中信证券发行20亿元。
创投机构方面,元禾控股、鲁信创投等超10家机构宣布启动发行,预计规模60亿元。此外,君联资本、启明创投等机构也进入注册通道。
金融机构发行的科创债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业务,如国家开发银行将资金投放于科技型企业,国泰海通则通过股权、债券等形式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科创债还涵盖了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如农业银行承销的首批科创债券包括新希望集团、立讯精密等企业。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指出,推出科创债标志着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公募基金投研人士认为,科创债发行主体丰富,有利于扩大科技金融服务覆盖面,带动科创债募集资金用途拓展。中诚信国际认为,政策协同发力完善增信机制,有助于提升债券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接受度,降低融资成本。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