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科技板”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多部门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一揽子配套政策密集出台,市场机构积极响应,近1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债券。科技创新债券市场火爆,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202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正式提出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旨在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近日,一系列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配套政策密集出台,涵盖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交易商协会及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等多个部门。这些政策包括《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等,标志着债券市场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路线图日渐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将银行间、交易所等债券市场带科技创新属性的科创大类债券品种统称为科技创新债券,解决了此前命名不一的问题。此外,科技创新债券迎来诸多新特点,如发行主体扩容至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三大类别,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支持措施。
一揽子利好政策发布后,市场机构积极响应,近1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目前已有55家机构合计发行超800亿元,涵盖证券公司、银行、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机构等。
五大核心看点:
伴随5月7日政策密集出台,我国债券市场支持科技企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此次科创债券制度设计系统性强、指导方向全面、筹备酝酿充分。
首先,科技类债券统一命名为科技创新债券,解决了此前命名不一的问题。其次,发行主体分为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三大类别。此外,风险分散分担机制更为完善,支持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创设投资于科技创新债券的专项资管产品。
同时,为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一系列费用减免措施出台,包括全额减免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内成员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标的的现券买卖交易手续费等。
已有55家企业合计发行超8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初步统计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目前已有55家机构试水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合计规模突破800亿元,其中银行是主力军。
科技创新债券市场火爆,多家券商延长簿记建档时间。中国科创债市场自2022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2025年在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推动下,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扩张速度。
目前发行的科技创新相关债券主要投向建筑施工、产业投资、城投、煤炭及电力、多元金融等行业,高科技行业如医疗器械、互联网、汽车制造、新能源等行业的融资规模逐渐增长。
三大待提升之处:
尽管科技创新债券推出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三大待提升之处。首先,募集资金用途存在偏差,需强化监管。其次,评估标准不统一,需加强统一认定标准。再者,期限结构存在短期化倾向,需增加长期债券比例。
未来,债券市场“科技板”将带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我国科技创新债券投资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