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企稳与A股强势下的股债跷跷板效应分析
AI导读:
8月20日债市早盘企稳翻红,午后随A股飙升长端利率债收益率再度上行。近期A股强势,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债市经受调整压力。但央行流动性投放呵护,债市情绪修复迅速。专业人士认为现阶段债市企稳态势未确立,股债跷跷板效应仍是主导因素,长期看股债市场将回归基本面定价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余纪昕上海报道
经历了前几个交易日的“暴雨”,8月20日早盘债市企稳翻红,市场关注债市调整是否到位(SEO关键词1:债市调整)。上周,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在股市创下多项纪录的同时,债市遭遇机构投资资金转向压力。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8月15日的1.72%升至18日的1.7875%。
20日早间权益市场震荡走弱,债市迎来短暂修复窗口,各期限利率债普遍回暖,其中10年期口行活跃券下行2bp,1-3年期国开债、口行债普遍下行1bp,市场情绪改善(SEO关键词2:市场情绪)。但午后随着A股继续飙升,长端利率债收益率再度上行,截至下午发稿,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较早间开盘上行2.15%。
某城商行银行理财研究部负责人表示:“股债跷跷板效应仍可能发生,短期内资产配置行为变化是重要影响因素。”尽管债市情绪脆弱,但央行流动性投放相对呵护,“通胀水平较低,实体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固,汇率有升值空间,为央行保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创造了条件。”

资料来源:DM,截至8月20日早间开盘
近期A股表现强势,8月13日后连续多个交易日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破2万亿元,上证综指站上3700点创近10年新高,年内涨幅达11.23%(SEO关键词3:A股表现)。杠杆资金参与度提升,8月11-17日当周两融资金净流入538.6亿元,主要流向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等行业。股债跷跷板效应下,股市强劲表现对机构资金形成虹吸,债市经受调整压力。
但债市情绪修复迅速,得益于央行自8月15日起的连续多日大额净投放。20日央行开展616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实现净投放4975亿元。天风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明指出,央行适时呵护对债市调整形成保护,每当债市利率上行至阶段性高点,央行公开市场投放便相应加码。
记者查阅CNEX债券分歧指数发现,机构行为转向。此前债市下跌中,基金和券商主导抛盘,但8月20日早盘基金转向买入10年期国开债,券商和银行成为卖出方,显示机构操作思路分化。

债基成功扛住市场波动,从渠道端看,债券型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申赎动向影响市场走势。华西证券刘郁团队指出,过去一周债市调整中,公募基金负债相对稳定,公募纯债基金每日净申购指数维持在(-5,0)区间。8月19日央行大额逆回购投放与权益市场回落共同作用下,债市行情转折,收益率企稳,机构赎回情绪缓和(SEO关键词4:机构赎回),公募纯债基金净申购指数升至-2.38,理财和券商转为净申购。
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廖志明认为,当前债市不具备大幅走熊条件,资金面偏宽松,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中信建投固收首席曾羽团队表示,市场对“赎回”敏感,但2023年后传统理财赎回潮未再出现,当前“赎回”更多指向理财预防性赎回债基,不一定会带来二轮下跌。
多位专业人士称,现阶段债市企稳态势未确立,股债跷跷板效应仍是主导因素。在缺乏重大利好支撑下,权益市场波动成为影响债市的最大变量。尽管短期内受股债联动效应制约,但长期看,随着市场情绪修复,股债市场将回归各自基本面定价逻辑。
一位国有行理财子投资交易人士表示,债市定价与基本面关联度减弱,走势不明朗。虽看好股市“慢牛”行情,但不过度担心股市上涨对债市形成过度压制,股债市场各有逻辑,客群需求不同。他关注到,当前债券市场波动下,低风险偏好居民财富资金缺乏理想去处,存款搬家趋势持续。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