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受权益市场行情提振,国证转债指数创下新高。可转债基金年内表现突出,但多名基金经理对后市已较为谨慎,认为转债回调存在可能性,赚钱效应或减弱。建议投资者在估值集体到达高位之际,选择估值合理偏低的个券,并关注市场风格动态变化。

受权益市场行情提振,日前国证转债指数创下2015年以来的新高,且小盘转债净值表现高于中大盘转债,相关基金净值也同步受到提振。当前,转债市场虽处近十年高位,但多只转债将在今年到期,或可支撑其估值。多名基金经理表示,当前短线情绪较高,转债宜边战边退,回调存在可能性,但持续下跌可能性不大。

可转债基金年内表现突出。据统计,截至3月26日,纳入统计的62只可转债基金年内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51%,其中华宝可转债涨幅超过10.45%,位居榜首。此外,博时转债增强、南方昌元可转债等基金年内涨幅亦超过8%。

机构指出,2025年春节以来,转债上涨更多受平价驱动,小盘股表现突出,映射至转债市场,小盘转债表现优于中大盘转债。近期市场资金有从小盘切向大盘的倾向,或与业绩披露期小微盘股业绩不确定性更高、退市新规等因素有关。

南方昌元可转债基金经理刘文良解读行情时表示,可转债基金表现优异主要得益于可转债市场跟随权益市场触底回升,以及科技类、中小盘标的表现强劲。在低利率环境下,可转债是机构增厚收益的重要选择之一。

然而,多名基金经理对后市已较为谨慎。转债供需较好虽贡献较多收益,但估值修复到位后,单纯靠供需逻辑支撑转债继续上涨已不足够。目前看,即使场外需求较旺,转债受权益调整影响,估值压缩幅度不会太大,赚钱效应或减弱。

转债“老龄化”问题亦不容忽视。2025年到期的转债规模较大,新增供给不足,市场缩量将持续,对转债估值有进一步支撑。但股市窄幅震荡下,转债回调存在可能性。

在估值集体到达高位之际,刘文良建议,选择可转债标的首先考虑估值水平,优先选择估值合理偏低的个券;其次考虑上市公司基本面和正股趋势。长城基金张棪亦表示,需关注市场风格动态变化,警惕波动风险。

华东基金经理则建议,当前科技主线拥挤度提高,波动加大,转债宜边战边退。未来若有可观调整,可适当加仓,市场供需关系仍然偏紧,对泛科技领域需保持高关注度。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