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核转债上市大涨 债市投行“内卷”现缓解
AI导读:
广核转债上市首日大涨29.8%,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浮盈超727万元,承销保荐费仅47.17万元,为近年来罕见低价,变相缓解债市投行“内卷”。
一场超预期的大涨,变相缓解了债市投行的“内卷”。
目前,各家投行在可转债一级市场竞争激烈,发行和保荐费用正在出现“地板价”。规模高达49亿元的广核转债承销及保荐费仅47.17万元。此前,规模相近的亿纬转债承销保荐费用高达2680万元。
广核转债的承销及保荐费也是近年来罕见的低价。
7月25日,广核转债正式上市,首日大涨29.8%,变相补偿了保荐人的低费用。数据显示,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包销24.41万张。按照首日收盘价估算,华泰联合证券此次浮盈超过727万元,为其承销保荐费47.17万元的约15倍。

开盘大涨30%
五家机构抢筹
7月9日,核电龙头企业中国广核启动49亿元可转债的发行,简称“广核转债”。本次可转债信用等级为AAA,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这也是可转债市场近期少有的高评级和大规模品种。
中国广核是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规模最高的核电类上市公司。截至去年末,中国广核管理的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规模持续处于全球第二,继续保持国内第一。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和20台在建核电机组(其中包含公司控股股东委托公司管理的8台机组),装机容量超过5600万千瓦,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的约45%。
7月25日,广核转债上市表现超出市场预期。该券开盘大涨30%,并触发了盘中临时停牌。
深交所公告显示,“广核转债”(127110)盘中成交价较发行价首次上涨达到或超过3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本所自09时30分00秒起对该债券实施临时停牌,于14时57分00秒复牌。
至尾盘,广核转债依旧保持住了当日绝大部分涨幅,最终收盘以129.8元收盘,当日涨幅29.8%。此前,多半机构预测广核转债上市在126元附近,130元已属偏高位置。
上市首日大涨对于各个投资方而言均有不小的收获。
数据显示,广核转债29.8%的首日涨幅是2022年以来,规模达到45亿元的大型可转债最高上市首日涨幅。
龙虎榜数据显示,五家机构当日抢筹广核转债。

罕见“地板价”47.17万元

由于竞争激烈,今年以来部分可转债项目承销以及保荐费用开始呈现波动态势。
广核转债此次发行规模为49亿元,但其承销及保荐费仅47.17万元,甚至低于此次信息披露及发行手续等费用。
发行人中国广核在IPO之时,其保荐和承销费用高达1.5亿元。
不仅如此,在同样规模可转债发行过程中,广核转债承销及保荐费用也处于“地板价”。
Wind数据显示,发行规模50亿元的亿纬转债承销保荐费用高达2680万元;今年发行规模仅有3.27亿元的恒帅转债承销保荐费用为400万元;发行规模11.65亿元的甬矽转债承销保荐费用为1143万元。
“如今需要辩证看待承销保荐费用个别走低的现象。”一位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事实上,这一费用需要综合考量券商团队投入与产出。如果一个项目6个月的话,过低承销保荐费用可能令不少券商捉襟见肘,甚至亏损。相对而言,如果人工等其他成本较低则会好很多。
不过,广核转债首日的大涨让保荐人亦有所得。
从发行结果看,此次广核转债发行,原A股股东优先配售占比为67.78%;网上社会公众投资者占比31.73%;主承销商包销的数量为24.41万张,占本次发行总量的比例为0.50%。
但多位重量级股东并未参与配售。广核转债上市公告书显示,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恒健投资、中核集团和中国人寿等均未有选择配售。
而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共持有24.41万张,为第二大持有人。
按照首日收盘价估算,华泰联合证券此次浮盈超过727万元,为其承销保荐费47.17万元的约15倍。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