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上半年,交易商协会发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14条”行动方案,通过构建服务机制、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及优化期限结构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服务力度,助力民企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7月25日电(王菁)“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新华财经获悉,2025年上半年,交易商协会按照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畅通股、债、贷三种融资渠道”工作部署,发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14条”行动方案,优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环境,持续提升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服务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力。

  具体来看,交易商协会持续构建服务民企三大机制“提效力”,包括注册发行“绿通”机制、承销投资公示机制和首次注册拓展机制。上半年,民营企业通过“绿通”机制注册60家、金额2366亿,均同比翻倍;同期,首次注册发债主体为15家,同比翻倍,融资效率显著提升。

  同时,交易商协会加大民企融资支持“强实力”。上半年,民营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384亿元,占民营企业公司信用类债券比重超九成;同期,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净融资557亿,同比多增426亿,融资规模持续扩大。

  从降低融资成本的角度来看,上半年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加权平均利率2.11%,同比下降47BP,节省融资成本超13亿;截至6月末,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续5005亿,占民营企业公司信用类债券近六成,融资成本有效降低。

  从优化期限结构的角度来看,上半年民营企业中长期债务融资工具发行764亿,同比增21%;同期,制造业为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量第一大行业占比45%,存量占比较上年末提升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此外,银行间市场持续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体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超2000亿,引导金融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汇聚,助力产业升级。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