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上半年,债券市场表现亮眼,科技创新债规模大增56.48%,68家券商主承销380只科创债。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表现突出,中小券商在细分赛道如中小微企业支持债、‘一带一路’债券等领域展现高增长潜力,乡村振兴债券头部券商表现更佳。

21世纪经济报道实习生张长荣记者崔文静北京报道

68家券商、56.48%增幅、3813.91亿元,这三个数字定义了2025年上半年债券市场的最大爆点!7月2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25上半年券商债券承销专项统计,其中科技创新债表现最为抢眼,68家券商主承销380只科创债,规模高达3813.91亿元,同比大增56.48%!从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来看,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三大巨头分食超47%份额。

更值得玩味的是,在中小微企业支持债、低碳转型债等新战场,五矿证券等中小券商以单点爆破的姿态杀入榜首。中小券商在“一带一路”债券领域的表现同样亮眼,今年上半年有3家中小券商跻身承销规模前五。

就证券公司排名而言,中信证券表现最佳,拿下4个类别的承销规模冠军;国泰海通、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亦有多个类别承销规模位居行业前五。债市“科技板”落地与券商混战交织下,一场关于“规模霸权”与“细分统治”的对抗赛正愈演愈烈。

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合计承销金额同比增幅达56.48%。上半年共有68家证券公司作为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商,其中8家券商承销金额超百亿元,15家超50亿元。该类债券前身为“创新创业公司债券”,2022年三季度更名为科技创新债券,自2020年起进入爆发期,持续保持跨越式增长。

具体来看,主承销金额前五依次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中金公司、华泰联合证券。2024年数据显示,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总规模达339.4亿元,不过,2025年上半年度中信建投承销金额大幅增长至631.70亿元,与合并后的国泰海通进一步拉开差距。

除头部券商外,部分中小券商同样展现出高增长潜力。第一创业、国投证券、西部证券等机构的承销规模增幅均超3倍。这一增长态势与监管层持续推动科技金融体制建设密切相关,政策引导下,证券公司加大资源投入,共同推动了科技创新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

与科技创新债券同样保持增长的还有民营企业债券,2025年上半年度作为民营企业债券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共48家,合计金额2393.94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度增长556.91亿元。

从近两年首次纳入统计的不同类型债券的承销格局看,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一带一路”债券与乡村振兴债券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态势。其中,中小券商总体表现亮眼。以2025年新纳入统计的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为例,数据显示,从承销家数看,前五名依次为五矿证券(4家)、浙商证券(2.33家)等。金额排名方面,五矿证券以11亿元居首。中小券商的突出表现同样体现在“一带一路”债券领域,去年上半年仅开源证券一家中小券商入围前五;而2025年上半年则有中银证券、财信证券2家中小券商跻身前五。

与前两类债券不同,乡村振兴债券方面,头部券商在今年上半年度表现更为突出。2025年上半年,总金额达266.24亿元,规模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多。这一增长很大程度上源于头部券商承销规模的大幅扩容,2025年上半年排名前六的券商均为头部机构。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