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债市表现抢眼,指数债基因其工具属性获认可而崛起。本文回顾了债市全年表现,并探讨了指数债基的分类、优势、特色以及配置策略。


  01

  2024债市回顾:全年亮点纷呈,债券基金业绩斐然

  2024年,债市表现抢眼,各类债券基金收益颇丰。截至2024年12月30日,中债1年期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累计下行超过90BP和80BP。10年期国债利率更是接连突破1.7%大关,久期策略成为增厚收益的关键。在这一背景下,久期放大效应对整体收益的贡献占比接近70%。

  其中,一级债基与中长期纯债基金表现尤为突出,充分受益于债券牛市的持续深化。二级债基和可转债基金虽然波动较大,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02

  指数债基崛起:工具属性获认可,久期策略成潮流

  在利率债牛市和监管环境变化的双重驱动下,指数债基迎来了高光时刻。一方面,2018年信用债暴雷事件频发,叠加国债收益率走低,使得利率债成为大类资产的赢家,指数债基应时顺势迅速扩张。另一方面,银行委外及投资诉求的提升也推动了指数债基的发展,尤其是政金债指数基金因其分红稳定、税收优惠和穿透特征备受青睐。

  自2023年以来,资本新规穿透监管之下,指数债基因其透明度高、符合监管资产穿透趋势的“优选”工具属性进一步被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认可。跨市场债券ETF的逐步落地也促进了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的互联互通,使得投资者更加关注利率趋势下行过程中的收益机会,长久期品种成为市场热点。

  03

  指数债基入门:债券指数基金分类概览

  债券指数基金根据其跟踪的标的债券指数可分为利率债、同业存单、信用债、可转债和综合债指数基金。与权益指数基金不同,指数债基多采用抽样复制策略,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分层问题以及样本券数量庞大导致的复制难度。

  04

  指数债基优势一:低税率低费率,成本效益显著

  在低利率时代,机构通过公募基金避税进行债券投资已成为常态。例如,银行通过购买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基金可以规避直接购买政金债所需缴纳的25%所得税。此外,指数债基的管理和托管费用成本也显著低于主动债基,这使得其成为投资者在低利率时代下的优选。

  05

  指数债基优势二:工具化属性凸显,全方位配置

  被动基金作为天然的资产配置工具,在市场利率中枢震荡下行、资本新规出台等背景下,指数型债券基金的工具化趋势投资价值日益凸显。其明确透明的投资标的、稳定的策略风格、风险分散化投资以及符合监管“穿透”趋势等特点,使得其成为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

  06

  指数债基特色:跨市场ETF促进市场互联互通

  跨市场债券ETF作为指数债基的一种创新产品,可以跟踪多市场债券指数,并在交易所市场交易。这一产品有效解决了我国债券市场分割的问题,促进了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的互联互通。此外,跨市场债券ETF还可实现T+0交易,持仓效率较高,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投资选择。

  07

  场内场外如何选择?

  场内场外指数债基各有优势。场内债券ETF不仅可日内回转交易,还可用于质押融资、融资融券,满足投资者波段交易需求。而场外指数债基产品线更加丰富,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项。从市场发展情况看,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程度较高,场外指数债基规模占比达86%。

  08

  ETF:久期管理优选,规模持续扩容

  在场内市场中,ETF因其交易优势成为投资者久期管理的优选。在利率债牛市背景下,久期策略胜率较高,债券ETF借助其工具化趋势投资价值也顺势扩容。长久期债券ETF的表现尤为突出,占比持续提升。

  09

  政金债受偏爱,信用债违约风险可控

  在场外市场中,政金债因其流动性高、税收优势以及银行自营投资灵活度提升而备受机构偏爱。低利率时代下,中长久期政金债指数基金规模大幅增加。而场外信用债指数基金虽然当前规模较小,但其跟踪的一篮子债券可分散非系统性风险,降低单一事件对基金的影响。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经重新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