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12月5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触及1.95%,债市火爆异常,国债期货全线飙升。本文分析了债市狂欢的原因及未来走势,探讨了国债收益率下行对普通老百姓资产配置的影响。

截至12月5日,中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触及1.95%的历史低位。

12月2日,10年期国债利率首次跌破2%大关,刷新了22年来的最低纪录,国债期货市场全线飙升。债券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狂欢,不少债券从业者纷纷感叹:“债市火爆异常,这轮债券市场的疯牛行情,无疑见证了历史性的时刻。”

此番债市狂欢的背后,与当前的宏观环境密切相关。2023年以来,随着存款利率的多次下调以及贷款利率的明显下行,国债收益率也随之走低。然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快速下行,也引发了央行的多次风险提示。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此轮机构“抢券潮”与利率自律机制11月29日发布的两份文件——《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议》和《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密切相关。华泰证券预估,对银行而言,当前非银同业存款规模已略超30万亿元,若同业存款利率平均压降30BP(即1.8%降至1.5%),银行将能节约约600亿元的利息开支。

面对当前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投资者们不禁要问:这轮债券牛市还能持续多久?国债收益率的未来走势又将如何?对于普通老百姓的资产配置而言,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期《21财料》将为您深入剖析,带您一探究竟。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有删改以适应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