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毕马威发布《2025年信托业报告》,显示信托资产规模超27万亿,同比增18.98%。头部公司保持领先,主动管理信托成主导,证券市场投资爆发式增长。行业净利润下降,监管趋严,不良率整体可控。

  近日,毕马威发布了《2025年信托业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已超27万亿元,同比增18.98%。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公司已达3家。信托总规模中,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这标志着信托业逐步走出调整期。

3家信托规模超过2万亿元

  《报告》显示,信托业资产规模企稳回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初,行业仍处于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的深度调整期,资产规模持续承压。随着宏观经济逐步企稳、金融市场改革推进以及信托公司转型措施的逐步见效,行业资产规模自2022年起开启连续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已超27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8.98%。

  头部公司保持领先优势,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公司已达3家,前十信托公司资产规模合计占市场总额的52.11%。信托行业的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头部信托公司凭借资源优势实现逆势增长,中小型机构在业务拓展方面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报告》称,主动管理信托规模持续增长,占比持续提升,已成为信托业的主导业务。截至2024年末,已披露的57家信托公司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增至17.81万亿元,比2023年末增长25.83%。被动管理信托规模增速为7.22%,大幅低于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增速。至2024年末,信托公司主动管理信托的规模占比已达到66.26%,主动管理信托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

  信托总规模中,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末,信托资产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合计10.91万亿元,同比上升51.22%,证券市场占比超40%。《报告》认为,这一变化体现了信托公司顺应市场趋势,加速向标准化资产转型的决心与成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向房地产、实业领域的资金规模和占比均显著下降。

全行业净利润300.64亿元,同比降21.40%

  2024年,信托业营业收入总额降至914.96亿元,同比减少14.62%,净利润总额仅为300.64亿元,较上年锐减21.40%。成本激增主要源于行业转型中的刚性支出,叠加操作风险管控和客户投诉处理成本的上升。

  2024年,按净利润排名前五名的信托公司总净利润占全行业比重超过40%,而部分中小信托公司则面临业务萎缩、盈利困难的局面。这种分化趋势不仅体现在经营业绩上,还反映在业务布局、创新能力和风险防控等多个维度。

  2022年至2024年,行业净资产及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呈下降趋势。截至2024年末,信托全行业净资产规模为7477.22亿元,同比减少2.14%。此外,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低,资本使用效率的下降成为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监管三年开出罚单约140多张

  《报告》表示,监管环境在这三年间持续趋严,“严监管、高处罚、双罚制”成为行业监管的显著特征。2022年至2024年,监管部门共开出罚单约140多张,处罚总金额突破1.24亿元,单笔最高罚金达860万元,受罚机构涉及面广,涵盖头部信托公司和中小信托公司。

  监管部门重点关注信托公司的违规开展通道业务、刚性兑付、信披违规等问题,通过严格的监管措施,倒逼行业规范发展,提升风险管理与合规运营水平。

资产不良率整体可控

  《报告》称,2024年,信托行业不良资产总规模为619亿元,较2023年增加44.25亿元,同比增幅7.7%,2024年整体行业不良率为5.35%,与2023年基本保持一致,行业资产不良情况整体可控。

  面对信托行业整体较高的不良率,一方面,各政府部门出手帮助信托行业进行风险化解,风险处置机制不断成熟。另一方面,信托公司业务结构优化成效显现,部分信托公司加速压降融资类业务,头部信托公司则探索新业务模式,平滑风险波动。

(文章来源:信托百佬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