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民营银行数量增至19家,成为提供个人消费金融服务、赋能中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但营收、净利润增长面临挑战,多家头部民营银行开始尝试破局。通过差异化服务、数字化赋能、AI技术应用等手段,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潜力。

  2014年7月25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三家民营银行筹建申请获批。时至今日,民营银行的数量增至19家,成为提供个人消费金融服务、赋能中小微企业的重要金融力量。

  截至2024年末,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苏商银行、新网银行、众邦银行5家头部银行跻身“千亿资产俱乐部”,资产总额接近1.5万亿元。随着19家民营银行2024年财报的披露,行业第10年的经营情况浮出水面。从数据上看,行业规模持续增长,但营收、净利润增长面临挑战。面对行业困境,多家头部民营银行开始尝试破局,寻找增长密码。

  部分银行尝试通过提供差异化客群服务破局,部分则借助数字化赋能实现降本增效。在行业摸索前行中,“普惠”依旧是民营银行的底色。微众、网商依旧是规模的“王”,19家民营银行的2024年财报数据均已披露,第十年,19家民营银行在规模上继续稳定增长,营收、净利润增长稍显乏力。

  规模对银行而言是重要指标,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有效解决人才及固定资产支出。19家民营银行分级鲜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属第一梯队,前者总资产6517.76亿元,后者4710.35亿元。 此外,苏商银行1372亿元、众邦银行1235.31亿元、新网银行1036.29亿元,5家构成了民营银行的“头部”。19家民营银行总资产在2024年末达21459.3亿元,同比增长9.49%。龙头微众银行拉升作用显著,其总资产增长21.70%,高居行业第一。

  从营收看,超百亿的仅第一梯度的两家,微众银行381.28亿元,网商银行213.14亿元。2024年行业营收增长挑战大,19家民营银行总营收934.23亿元,同比增长1.88%。19家银行中,仅10家实现营收正向增长。民营银行成立第十年,从经营数据看,行业仍在“扩表”,但营收、净利润增长遇挑战,如何在存量竞争中“异军突起”,打造差异化能力,成为当下民营银行的破局要点。

  客户服务方面,打造差异化竞争能力已成为民营银行吸引新客户、留住老客户的关键。不论是总资产代表的规模水平,还是营收、净利润代表的盈利水平,经营数据背后,银行本质上是关于客户的服务。在第十个年头,普惠金融客群增长遇挑战,多家民营银行围绕不同客群提升服务,既有围绕客户金融需求的传统硬能力提升,也有客户服务体验感、获得感的软实力增进。

  作为头部的微众银行,依托科技手段,为特殊人群铺设获取金融服务的绿色通道。微众银行面向听障客户,“微粒贷”组建了专职手语专家服务团队,保障听障客户平等享受快速、便捷、安全的普惠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末,“微粒贷”已累计服务听障客户超23万人次,累计发放超10亿元贷款。

  网商银行则聚焦单一客群持续深耕,正式发布“电商通”产品,这是网商银行首个针对单一客群进行综合金融服务的品牌产品。“电商通”从支付结算管理服务切入,支持多平台、多店铺经营的电商商家统一管理店铺账户,40多个电商平台均可收款到1个账户。据网商银行数据显示,目前每3个电商商家就有1个在使用“电商通”产品。

  数字化方面,金融是数据密集型行业,数字技术历来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数字金融”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后,互联网银行开始新一轮技术比拼。人才是科技比拼最重要的环节,网商银行2024年科技人才占比67%;微众银行科技人员数量近年来保持在全行员工总数50%以上;苏商银行科技人员占比也达51%。

  从专利数量看,截至2024年末,首批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已累计提交专利申请超4000件,新网银行累计提报专利申请数量达543项。在科技重投入下,数字化能力对“降本增效”作用明显。微众银行2024年单日金融交易笔数峰值突破14亿笔,实现全年关键产品综合可用率保持超过99.999%的高可用水平,同时将户均IT运维成本控制在2元的低水平。

  AI方面,随着OpenAI的GPT系列迭代及Deepseek R1模型出世,AI成为颠覆性的基础能力渗透至各行业。错过AI风口的互联网银行将失去竞争力。微众银行年内启动实施AI工程化平台项目,致力于构建AI原生科技能力。目前,微众银行已构建覆盖分析式和生成式AI的完整AI工程化平台,建成公共算力资源池,大模型日均调用超4万次。全行AI应用快速增长,已开发包含各类AI Agent在内的超过221个AI应用,并在研发效能提升、智慧办公、业务营销、客户服务和风险管理等场景落地应用。

  民营银行立足小微金融市场,与传统商业银行错位竞争、互补发展,成为普惠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在行业整体增长面临挑战时,民营银行“普惠”底色未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是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落脚点。众邦银行积极探索涉农信贷支持,截至202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63.59亿元,较年初增加19.56亿元,增幅44.42%,增速高出其行内全部贷款增速24.71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型涉农小微企业法人贷款余额18.38亿元,增幅25.66%。

  展望未来,民营银行在金融领域的征程依旧任重道远。当前面临营收与净利润增长困境,但通过差异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及坚守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已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潜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