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长三角四家城商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的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财报对比显示,江苏银行稳居前列,但后三位也各有亮点。文章还关注了银行的三大业务板块动能切换、负债成本调降以及高息零售信贷的增加。

近期,长三角头部的四家城商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的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财报均已披露完毕。综合比较四家银行财报数据,江苏银行依旧稳居“领头羊”地位,但后三位也各有亮点,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资产是银行发展的基石。从总资产来看,截至一季度末,江苏银行以4.46万亿元领跑,宁波银行以3.40万亿元紧随其后,首次超越上海银行的3.27万亿元,南京银行则以2.77万亿元位居末位。

在营业收入方面,四家银行去年营收增速均有所加快。截至2024年底,江苏银行以808.15亿元位居榜首,宁波银行紧随其后,为666.31亿元。上海银行和南京银行则分别在500亿元区间,分别为529.86亿元和502.73亿元。其中,南京银行以11.32%的增幅领跑,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也保持了8%以上的营收增速。

然而,今年一季度营收座次有所变化,南京银行增速迅猛,超过上海银行,位列第三。具体数据方面,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的营收分别为223.04亿元,184.95亿元,141.90亿元,135.97亿元,增速分别为6.21%、5.63%、6.53%、3.85%。

净利润方面,江苏银行去年净利润水平最高,达到333.06亿元,同比增长10.97%,是四家银行中唯一一家净利润超过300亿元的。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和南京银行分别为272.21亿元、235.60亿元和203.6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29%、4.38%和9.31%。今年一季度,江苏银行单季净利润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0.92亿元,其后依次是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

三大业务板块动能切换

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入是银行的三大主要营收来源,反映了对公、零售、金市三大业务板块的发展情况。在利率下降的背景下,利息收入增长困难,中收也面临挑战。因此,不少银行靠投资收入支撑营收。

然而,依靠投资收入支撑的收入难以持续,长三角城商行正在重构三大板块布局,注重信贷投放和中间收入。在利息净收入方面,宁波银行呈现加速增长趋势,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近两年均呈现同比增长趋势,且2024年增速加快。南京银行也有所改善,而上海银行则仍在下降。

从中收来看,2024年四家城商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数据均较前一年有所好转,但仅有江苏银行出现拐点,呈现同比增长趋势。其他三家银行仍为负增长,但降幅放缓。从营收占比来看,四家银行均仍在下降。

宁波银行副行长罗维开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多措并举提升手续费收入,包括聚焦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提升财富业务收入等。而在投资收益方面,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去年压缩明显,营收占比也有所下降。

南京银行行长朱钢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尽管投资收益有所下降,但由于新动能的产生,对全年影响有限。

关注负债成本调降

从净息差来看,四家银行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仍处于下行区间。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基准利率持续下行导致银行净息差收窄,盈利压力增大。此外,负债成本上升也给银行带来挑战。

息差收缩的解决方案包括从资产端入手增加信贷投放或从负债入手调优负债结构。多数银行选择调优负债结构降低高息存款。然而,在居民理财风险偏好下降的背景下,高息存款仍在快速上升。

南京银行行长朱钢表示,负债成本的控制对改善息差和持续盈利的主动性和效果更加明显。

增加高息零售信贷

从财报来看,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去年均加大了对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而在零售信贷方面,除了南京银行增幅变大外,其他银行均出现放缓。提升高息个贷余额成为江苏银行的选择之一。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