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市银行年报揭示对公存款增长乏力,同业负债激增
AI导读:
截至4月15日,26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2024年年报显示,对公存款增长缓慢甚至收缩,对公存款增速低于6%的占比高达四分之三,同业负债激增以弥补资产负债缺口,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应对策略。
截至4月15日,已有26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年报。
据界面新闻记者梳理,2024年上市银行负债端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对公存款增长缓慢甚至出现收缩:对公存款增速低于6%的有19家,占比高达四分之三;对公存款缩水的有11家,占比超四成。这一变化背后,一方面是企业生产经营与投资活力不足,资金流动放缓;另一方面则是“手工补息”整改导致对公存款流失。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不得不从银行间市场拆借同业负债和发行同业存单,以弥补资产负债缺口。
超四成上市银行对公存款下降
银行存款分为对公存款、零售存款两类。零售存款主要是个人存款,而对公存款则包括企业存款、机关事业单位存款,具有金额大、成本低、效益好的优势,一直是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但2024年,对公存款的增长却显得乏力。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各银行财报梳理发现,上市银行个人存款增速普遍高于对公存款增速。据统计,已公布年报的26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末个人存款余额合计99万亿元,相比上年末增长10.5%;而对公存款余额合计85万亿,相比上年末下降了0.3%。
对公存款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货币活化不足。由于收入和就业预期恶化,企业部门向居民部门支付工资后,居民增加储蓄,流到企业部门的资金减少。这导致对公贷款虽然保持高增,但对公存款却无法同步增长。
某股份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表示:“这两年的趋势是存款增长靠储蓄,贷款增长靠对公,但企业生产经营与投资活力不足,资金流动放缓,商业银行企业存款必然同步下降。”
另据统计,2024年对公存款增速低于6%的有19家,占比73%;对公存款下降的有11家,占比42%。从银行类型看,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农商行对公存款均有下降,这意味着对公存款增长乏力并非某类银行面临的压力,而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都面临的问题。
其中,六大行中有四家大行对公存款出现下降: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对公存款相比上年下降7000多亿元,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农业银行 (601288.SH,01288.HK)均相比上年下降4100多亿元,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相比上年下降1400多亿元,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相比上年末也仅微增。

股份行中,光大银行 (601818.SH) 、民生银行 (600016.SH,01988.HK) 降幅较大,分别下降了约2000亿、1200多亿元。受对公存款下降影响,民生银行存款总额相比上年也出现下降。
民生银行副行长石杰在该行业绩会上解释称,一是民生银行主动发力调结构,逐笔压降高价业务,在调整过程中出现阶段性规模波动;二是四五月以来,民生银行积极响应监管的存款自律要求,对新增业务全面回归自律,对存量超自律业务基本出清。
其中,四五月份的“存款自律要求”指“手工补息”整改。此前,“手工补息”成为利率补贴的重要工具,导致一些企业获得的存款利率高于贷款利率,形成“低贷高存”、“存贷双增”的模式,推升了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但去年4月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提出,严禁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受此影响,一部分高息存款流失,一部分虚增的存贷款被“挤掉”。
同业负债激增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政策利率下调,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也跟随下调,但由于手工补息、定期化等因素影响,对公存款利率下调较慢甚至逆势上行。手工补息整改后,对公存款付息成本终于出现下降,但商业银行资产端仍在扩张,如何弥补资产与负债的缺口成为新的问题。
上市银行的选择是扩张同业负债。同业负债主要包括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三类。数据显示,2024年农业银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日均余额为5.22万亿,相比上年增长51.7%。此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增长46.3%、24.3%、18%。
某国有大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表示:“银行业资产增速仍保持在一定水平,但存款增长乏力,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面临较大压力,因此通过压降短期资产、增加主动负债来弥补流动性。”
同业存单也成为银行主动负债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数据显示,2024年末上市银行同业存单余额相比上年普遍增长10%以上,五大行增速还高于20%。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在2024年还上调了同业存单备案额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业存单在债券市场发行,利率跟随市场利率变动,而其他同业负债则在金融机构之间达成,其利率水平相对较高,成本相对上年降幅较小,有的甚至还出现上升。
比如2024年中国银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平均利率为2.49%,相比上年上升14BP。该行在年报中表示,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增长25%,主要是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规模增长,且付息率有所上升。
同业高息存款也引起了监管的关注。去年11月末,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发布《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要求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降至1.5%。预计今年上市银行同业存款利率将有所下调,但如何使存款尤其是对公存款增长仍是各上市银行面临的课题。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