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多家银行密集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导致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频发。业内人士指出,此现象主要归因于利率下行预期、短期流动性压力加大、银行负债端压力加剧等。面对净息差收窄的挑战,多家银行正从负债和资产两端发力,力求保持净息差在合理水平。

“我行3年期定存利率最高为1.65%,2年期定存利率最高为1.7%,存3年不如存2年。”在平安银行北京市丰台区一家网点,记者了解到该银行近期下调了3年期定存利率,从之前的2.05%下调至1.65%,下调幅度高达40个基点,由此产生了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

平安银行并非孤例。记者走访或致电全国多地银行发现,随着银行近期密集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在大中型银行中屡见不鲜。

业内人士指出,此现象主要归因于强烈的利率下行预期、短期流动性压力加大、银行负债端压力加剧以及银行主动优化调整负债结构等。考虑到2025年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的隐忧仍然存在。为应对这一挑战,多家银行正从负债和资产两端发力:一方面,聚焦吸收低成本存款,管控高成本存款,降低整体负债成本;另一方面,力求做好大类资产配置,鼓励优质信贷投放,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同时提升资金运用效率。

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

通常,银行定期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然而,当前这一传统认知已被打破,部分银行出现中短期存款利率高于长期存款利率的倒挂现象。

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了解到,包括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近期已宣布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后,多家银行出现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

“上周调整了存款利率,目前1年期定存利率是1.85%,2年期定存利率是1.95%,3年期定存利率是2.2%,都是1万元起存,调整之前3年期定存利率是2.25%。”南京银行西城区一家支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此外,部分银行上调了中长期定存产品起存点。例如,光大银行北京地区一位理财经理表示:“近期我行对3年期定存产品起存金额做了调整。此前,利率2.15%的3年期定存产品20万元起存,现在提高到50万元起存。30万元起存的定存产品利率为2.14%,1万元起存的定存产品利率为2.05%。”

事实上,自4月以来,福建、山东、湖北、云南、江苏等地多家中小银行已密集下调存款利率,部分银行下调幅度高达50个基点。

本轮利率调整后,部分银行出现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记者发现,当前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也存在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

4月15日,记者查询建设银行App发现,3年期定存最高年利率为1.90%,比5年期定存最高年利率高出35个基点。招商银行App显示,1年期、2年期“灵动存”最高年利率分别为1.60%、1.70%,起存金额均为1000元;而3年期、5年期“灵动存”最高年利率分别为1.50%、1.55%,均低于1年期、2年期“灵动存”最高年利率,起存金额均为50元。

多重因素共振导致此现象,包括银行负债端压力加大、银行主动调整负债结构、预期未来利率将继续下行等。

面对净息差收窄的挑战,多家银行正从负债和资产两端发力,力求保持净息差在合理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