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加强风险控制
AI导读:
招商银行宣布自4月9日起停止ATM机扫码存款服务,客户需持银行卡办理。近年来,超50家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加强柜台业务尽职调查,以降本增效和防范风险。新反洗钱法将施行,强化客户尽职调查制度。
近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宣布自4月9日起停止ATM机扫码存款服务。客户未来需持该行银行卡,在ATM机或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
据记者统计,近年来已有超过50家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并强化了柜台存取款业务的尽职调查。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普及,无卡存取款业务的使用频率逐渐下降,这一调整是银行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同时,现金类业务面临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也是银行收紧此类业务的关键因素。银行需平衡风险管理与优化金融服务的关系,避免采取与风险状况不匹配的措施,切实保护公民隐私权。
多家银行无卡存取款功能关闭
在招商银行发布上述公告前,已有不少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例如,2022年8月,建设银行宣布关闭ATM机二维码存款功能,客户可持银行卡选择无卡无折存款服务或开通“刷脸办”服务功能办理存款。工商银行某网点工作人员证实,在无卡情况下,该行不支持ATM机存款,但提供扫码取款服务。
近年来,多家股份行、城商行也陆续调整存取款功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停止ATM机扫码存款或取款服务。去年12月,栖霞农商银行、莱州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也发布公告,调整自助设备无卡存取款业务。
成本控制与风险防范
多家银行表示,调整此类业务是基于优化金融服务、控制运营成本及保障储户资金安全等因素的考量。无卡存取款,尤其是无卡存款,容易被电信网络诈骗分子利用。因此,多数银行在权衡便捷性与安全性后做出了相应调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扫码存款等业务采用的身份验证方式安全性较低,是银行调整相关业务的重要原因。随着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普及,无卡存取款业务使用频次降低,继续运营将耗费较高维护成本。银行应利用数字技术改造业务模式、流程和应用场景,优化升级现有ATM机功能。
加强柜台业务尽职调查
除收紧自助机具存取款业务外,多家银行还加强了柜台存取现金业务的尽职调查,以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多数银行在办理大额存取款业务时,会询问客户钱款来源及用途,并进行身份核实和登记。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应建立客户尽职调查制度,包括识别并核实客户及其受益所有人身份,了解业务关系和交易目的,涉及较高洗钱风险的,还需了解资金来源和用途。
业内人士强调,银行在开展反洗钱、防诈骗等工作时,应平衡风险管理与优化金融服务的关系,避免采取与风险状况不匹配的措施,并切实保护公民隐私权。(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