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分红稳定股价大涨,投资者热议存款还是买股?
AI导读:
上市银行纷纷披露业绩报告及全年分红情况,银行股分红总体保持稳定在30%左右,部分银行股价大涨50%以上。在低利率时代,存款还是买股成为投资者热议话题。
近日,上市银行纷纷披露业绩报告及全年分红情况。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银行股分红总体保持稳定在30%左右,部分银行股价去年以来大涨50%以上。
在低利率时代,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利率在3%以上的存款产品变得稀缺,引发了一场关于“存款还是买股”的讨论。
“我比较倾向于买银行股,毕竟现在的银行存款利率太低了。”北京投资者陈诚表示,过去一年,他的股票投资中大部分收益来自银行股价上涨。原本以银行股“打底”,没想到稳健的银行股成为了他去年投资股票的主要盈利来源。
然而,投资者陈英则更倾向于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认为更加“稳”。
存款和股票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一位银行理财人士指出,存款和银行理财风险相对较低,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而银行股目前普遍保持低估值状态,在经济向好的大趋势下,估值修复仍有空间。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投资有价值的银行股也是不错的选择。
“跨城存款”失灵?今年存款利率仍有持续下行可能。
“我最近又去了一趟天津,抢了几单利率较高的存款。”北京网友小枫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他去天津跨城存款的存单,其中在天津地区的廊坊银行、威海银行抢到了2.45%的3年期存款利率产品。
不过,去年底也曾跨城存款的廖琳,最近却选择了按兵不动。她表示,去年底抢到利率为2.6%的3年期存款产品后,感觉没有必要再去跨城存款了,因为今年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降。
今年以来,多家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再度下行,引发市场关注。例如,浦发银行近期将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由2.15%降至2.05%;多家民营银行、地方城农商行亦频频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以及大额存单、定期存款产品的利率。

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持续走低,前去银行存款的客户确实有所减少。但对于一部分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来说,不管存款利率多低,他们也会选择存款理财。
业内普遍认为,存款利率仍有继续下降的可能性。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今年银行净息差仍有收窄压力,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是拉升银行负债端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存款利率的下降,可为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腾挪空间。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了14家银行数据显示,在存款定期化趋势下,尽管去年存款付息率普遍下调,但部分银行存款的利息支出同比上涨。其中,个人存款利息支出普遍上涨,部分个人定期存款的利息支出涨幅明显。
以招商银行为例,该行存款利息支出同比上涨1.56%,其中个人存款利息支出上涨14.79%。该行在业绩报告中指出,展望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存款定期化趋势或将持续。
此外,开源证券的研报指出,当前不少银行的长期限存款利率低于短期限存款利率,这种负债策略隐含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预期。
14家银行全年分红超5000亿元,有人买股“意外”赚钱。
在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的同时,银行股价大涨叠加稳定的高比例分红,让投资者眼前一亮。

陈诚表示,原本买银行股是为了对冲风险,但没想到去年银行走势不错,成为了他资产配置中最能赚钱的板块。
近期,A股上市银行纷纷发布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印证了银行股分红的稳定性。贝壳财经记者统计的14家全国商业银行,去年全年现金分红总额达到5602.41亿元,分红比例普遍达到30%以上。
多家银行高管表示,近年来银行分红比例一直保持在30%以上,并将进一步提升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预期性。
2024年银行股普遍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

根据Wind数据显示,去年以来银行股普遍大涨。上海银行股价涨幅达到68.98%,是涨幅最高的银行之一。此外,多家银行股价涨幅也在50%以上。
存款不如买股?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抉择。
对于银行股投资,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银行股属于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受到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青睐。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预计,股市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
不过,银行存款和投资股票的逻辑不同,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决定投资方式。
(应受访者要求,陈诚、廖琳、陈英均为化名。)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