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宣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合计募集金额不超过5200亿元,旨在缓解资本补充压力、提升息差水平、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财政部成为关键角色,助力国有大行提升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齐发公告,宣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合计募集金额不超过5200亿元(含本数),其中发行对象均包括财政部。此举将极大缓解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提升息差水平,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此轮资本补充落地后,四家国有大行能够更好地发挥金融稳定压舱石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的作用。公告显示,四家银行募资规模分别为不超过1650亿元、1050亿元、1200亿元和13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成为此次发行的关键角色,不仅是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唯一发行对象,还在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发行中扮演重要角色,拟认购金额分别高达1124.2亿元和1175.8亿元。邮储银行更是迎来了中国船舶集团和中国移动集团的“加码”持有。

市场对此次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早有预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曾在2024年9月表示,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此次注资正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

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指出,这是时隔15年来国有大行的新一轮注资,旨在提升国有大行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截至2024年末,六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呈上升态势。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随着银行利润增速下降,内源利润留存补充资本金空间缩小,外源资本补充更为必要。国有大行在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此次增资将进一步提升其抗风险能力。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此轮增资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国有大行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期望通过夯实核心一级资本,更好落实国家一揽子政策,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