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部5000亿注资四大国有银行,增强资本实力
AI导读: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中国财政部5000亿元注资,旨在增强核心一级资本,提升稳健经营能力。此举将为银行提供坚实的资本后盾,助力其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监管要求,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赵建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3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它们将获得中国财政部注资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旨在增强核心一级资本,提升稳健经营能力。
至此,中国“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以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资金分配方案正式揭晓。此举将为四家银行提供坚实的资本后盾。
各自获得上千亿元的注资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将显著增强。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本轮注资完成后,这些银行不仅能获得“补血”,还将激发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推动宏观经济复苏,提振市场信心。
回顾历史,中国曾多次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1998年,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2003年至2007年间,财政部又通过中央汇金公司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注资,助力其实现A股、H股两地上市。经过此轮注资及不良资产剥离,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迎来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期。
如今,包括此次获得注资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内,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稳健,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计提充足,主要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以中国银行为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20%、14.38%和18.76%,均远高于监管要求。
资本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石,也是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尽管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表现良好,但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仍需增强其信贷投放能力。特别是在今明两年,“两重两新”、制造业、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等领域均需大量信贷支持。此次注资将为银行提供前瞻性布局,确保其在面对信贷需求时不受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的制约。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认为,当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远高于监管底线,经营稳健。然而,在经济转型期信贷扩张需求与相关监管要求趋严的双重压力下,本次注资实为未雨绸缪的主动举措。
获得注资的国有商业银行将更容易满足监管要求。以建设银行为例,自2024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商业银行资本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银行表示,本次注资将有助于其更好地有序实现相关监管要求,提升国际竞争力。(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