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消费金融发力,促消费政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国新办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银行作为金融中坚力量,在提振消费中责无旁贷,通过产品创新、服务优化和场景共建,为消费市场注入金融活水,助推消费扩容提质。
日前,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这两项贴息政策,分别从消费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发力,将财政金融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真金白银”助力居民更好消费、经营主体提升消费服务水平。在政策推动下,银行消费金融服务有望迎来新发展。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在提振消费方面责无旁贷。特别是在当前促消费的大背景下,银行的作用更加凸显。
首先,银行要根据《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要求,迅速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引,依法合规、稳妥有序地推进政策落地;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原则,精简流程、压缩环节,提升客户体验,确保贴息资金专款专用、快速见效。
其次,创新产品,精准匹配需求。银行应抓住政策窗口,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一方面,围绕住房、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为不同客群量身定制差异化产品:面向购房群体推出“家居贷”“装修贷”等组合方案,满足其随房衍生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紧跟绿色消费、智能消费、数字消费新趋势,与新能源汽车厂商联合推出低息分期方案;结合线上购物场景,开发秒批秒贷的线上消费信贷产品,让融资更便捷,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再次,优化服务,提升体验。银行应进一步简化申请流程,探索远程开户、线上激活信用卡等无纸化服务;整合信用卡、分期付款、消费贷等功能,实现“一站式”办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上线7×24小时智能客服,实时解答咨询。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信用良好但收入证明不足的新市民,综合评估其社保、公积金缴纳记录,给予合理授信额度,帮助其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同步建立尽职免责机制,打消一线人员顾虑,鼓励其积极拓展消费金融业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最后,深耕场景,拓展空间。银行要主动与政府、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构建多元消费场景。在汽车消费端,联合厂商为新车、二手车及汽车周边消费提供分期支持和优惠礼包;在服务消费端,携手景区、酒店、餐饮企业,为其定制流动资金贷款方案,助力服务升级;同时与热门景点合作,针对不同客群推出专属优惠,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市场繁荣。
总之,银行在提振消费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产品创新、服务优化和场景共建,银行能够为消费市场持续注入金融活水,助推消费扩容提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形成叠加效应,更好实现惠民生、促消费的共同目标。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