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银行接总行通知,自2025年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将上调至不低于3%,现存3%以下的超低利率产品或将被叫停。银行消费贷市场竞争激烈,但过低利率可能产生负面作用。金融机构应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银行消费贷利率或将迎来重要调整!

  3月29日,券商中国记者从部分股份行、国有大行地方分行获悉,多家银行接总行通知,自2025年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将上调至不低于3%,现存3%以下的超低利率产品或将被叫停。

  接到通知后,银行个贷部门迅速行动,通过电话向已申请低于3%利率的消费贷客户提醒,尽快提款。同时,有城商银行客户表示,其获得的2.55%至2.78%的消费贷固定利率优惠券将于3月31日到期。

  此次利率调整,意味着银行消费贷市场将告别“地板价”竞争时代。

  据悉,多家银行个贷部门周末紧急加班,通过电话或微信向已申请低利率消费贷款的客户提示:“未提款客户请于3月31日前提款”。同时,抓住最后“窗口期”进行营销,向资质较好的个体工商户发出通知,尽快于4月1日前测试额度或提款。

  华夏银行某分行工作人员内部通知称:“接紧急通知,4月起将不再允许发放低定价消费贷款。所有利率低于3%的优惠券,有效期已调至3月31日。”

  此外,华南地区国有大行个贷工作人员也发布内部通知,称“总行及其他银行陆续接到监管的消费贷利率问询”,提示同事及时通知客户测额或提款。

  银行消费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抢占市场份额,多家银行推出利率3%以下的消费贷产品,个别银行产品利率甚至低至2.4%。然而,过低利率可能产生负面作用,如加重个人债务负担、信贷资金违规流入其他市场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银行密集跟进政策举措,“松绑”相应消费贷产品,提升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如宁波银行通过优惠券叠加,利率低至2.49%;民生银行消费贷审批额度为30万至100万元,最新利率为2.65%。

  然而,业内专家也提醒,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可能带来风险。消费者应量力而行、合理适度申请消费贷款,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金融机构应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增强商业可持续性。金融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规范。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