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出炉,或将面临再次下调
AI导读: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下降至2.13%。若第二季度仍“超限”,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或将再次下调。同时,各大险企正在向分红险转型,以应对低利率环境的挑战。
事关人身险预定利率调整的最新研究数据已经出炉。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于4月21日召开2025年一季度例会,数据显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较年初的2.34%下降了21个基点。这一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年初发布的《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当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需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目前,2.5%的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较研究值高出37个基点,即“超限”12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预定利率“随市而动”新规发布后预定利率的首次“超限”。若第二季度仍“超限”,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或将再次下调,产品将再次面临切换。参会保险公司表示,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预定利率研究值走势,及时跟进市场利率变化,结合行业发展和自身经营情况,研究调整产品定价,以提升负债质量。
该研究值作为人身险预定利率最高值的“锚”,是结合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确定的,每季度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为保险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然而,低利率环境对保险公司构成巨大挑战。未来进一步降准降息的可能性较大,中期仍将维持低利率环境,这对保险刚性负债成本的压降和利差损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会保险业专家建议,应加快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转型,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推动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分红险和万能险作为浮动型产品,在预定利率或保证利率之上还有浮动收益,其预定利率上限与普通型产品存在差异。
按照《通知》要求,在调整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的同时,需按照一定的差值,合理调整分红型人身保险和万能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最高值。目前,各大险企正在向分红险转型,未来分红险保费占比有望提高至50%以上。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