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3月28日晚间,六家国有大行2024年成绩单出炉,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过1.4万亿元。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挑战,但多家银行通过多措并举有效缓解了息差压力。同时,银行聚焦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截至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行2024年成绩单“出炉”。数据显示,2024年六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过1.4万亿元,银行业绩稳健,营收增长显著。

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2024年全年,六家国有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3.5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超过1.4万亿元。与2023年相比,这些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正增长。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数据均亮眼。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居前,分别为4.7%、2.56%,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净息差持续承压,银行多措并举应对

  在低利率环境下,近年来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息净收入承压的挑战。2024年,六家国有大行的净息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提到,通过主动适应利率变化、稳定利息收入、多措并举拓宽非息收入来源等方式,有效缓解了息差压力。

  例如,工商银行通过健全利息净收入管理机制,在贷款端、存款端和投资端均采取了有效措施,以保持合理的投资组合收益水平。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尽管净息差面临下行压力,但银行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加大投资力度等方式,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影响。

聚焦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2024年,六家国有大行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多家银行表示,将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例如,工商银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增速高达22.9%,显示出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积极投入。中国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近三年累计增幅超过80%,体现了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有力支持。

  展望2025年,多家银行对宏观经济回稳向好充满信心,表示将继续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综合施策推动净息差变化在合理区间内。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