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规范代销业务,明确准入、销售及信息披露要求。新规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规范性,代销市场格局或加速分化,中小银行面临挑战。长期看,行业规范性提升将推动财富管理市场健康发展。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下称“新规”),该办法旨在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的代销业务,明确了准入管理、销售流程及信息披露要求,并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新规的推出,不仅深化了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是对近年来代销业务风险事件的积极回应。随着行业规范性的提升,代销市场的格局或将迎来加速分化,尤其是中小银行,将面临合规成本上升与差异化竞争的双重压力。

新规的核心在于强化代销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准入到销售的全流程都进行了严格监管。首先,在准入端,针对投向非标、未上市股权等底层资产的资管产品,银行总行及多部门将进行更为严格的评估,导致准入成本增加,报批流程更为复杂。

其次,销售环节的监管也进一步细化。新规规定,代销业务不得依赖外包渠道,仅限于银行自有平台开展;同时,禁止简单依据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产品排序,并要求公募、私募及保险产品在存续期内履行差异化信息披露义务。这些规定旨在遏制销售误导,推动银行从“重规模”向“重质量”转型。

此外,新规还重申了适当性原则,限制了客户风险测评的频率,并对老年群体等特殊客群设置了更严格的销售流程。这既是对过往“飞单”“多层嵌套”等乱象的纠偏,也促使银行提升客户服务与风险管理能力。

新规的落地,或将对资管产品的代销渠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代销市场或将形成银行、券商、互联网三方主导的新格局。银行将聚焦现金管理类产品、传统公募首发及保险代销,券商则可能凭借股指基金、私募代销抢占市场,而互联网平台则凭借流量优势和投顾能力覆盖长尾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规未禁止银行间接代销私募基金,但要求合作的私募机构必须满足管理规模、合规记录等硬性指标。这或将导致大部分中小私募被挤出银行渠道,头部私募与券商的绑定关系可能进一步强化。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代销新规的实施无疑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合规成本大幅上升,资源短板凸显;另一方面,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在公募基金、保险等标准化产品代销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小银行若无法在服务或产品上形成差异化优势,恐将在新规下进一步边缘化。

总体来看,新规的落地标志着银行代销业务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管理。短期内,合规成本上升、渠道格局分化不可避免;但长期来看,行业规范性的提升将推动财富管理市场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