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市银行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多数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资产质量向好,不良贷款率维持稳健向好,拨备计提力度显著加大,但拨备覆盖率有所下滑。北京、上海等地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略有反弹压力。

上市银行2024年业绩快报正在陆续披露中,除了经营指标明显改善外,资产质量也呈现向好态势。

2月10日,又有三家上市城商行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经营数据显示,青岛银行、成都银行和苏州银行营收分别同比增长8.22%、5.88%和3.01%;归母净利润更是分别同比增长20.16%、10.21%和10.15%。截至发稿前,已发布业绩快报的16家上市银行,多数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在备受关注的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上,两大特点值得关注:一是不良贷款率维持稳健向好,暂未有银行不良率明显反弹;二是拨备计提力度显著加大,多数银行拨备覆盖率同比下降,但拨备覆盖仍较为充足,多家银行指标维持300%以上。

拨备计提力度加大

截至2月10日,共有15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衡量资产质量的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2项指标。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已披露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的15家银行中,9家银行实现不良率同比下降,6家持平。

从指标降幅来看,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的银行中,浦发银行、齐鲁银行、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2023年末下降幅度明显,分别同比下降0.12个、0.07个和0.07个百分点,分别为1.36%、1.19%和0.83%。

此外,青岛银行、中信银行、成都银行、厦门银行、苏州银行和苏农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较2023年末有所下降;而招商银行等6家机构较上年末不良率持平。指标大小上看,成都银行、厦门银行、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的不良率均低于0.7%,资产质量优势明显。整体上,共有9家银行的不良率低于1%,反映出这些银行稳健优异的抗风险能力。

另一个显著趋势是,上市银行的拨备计提力度加大,导致多数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较2023年末有明显下滑。

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15家披露拨备覆盖率的银行中,有10家同比下滑,下滑幅度多数在20个百分点以上。例如,宁波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较上年末减少30个百分点以上。

不过,杭州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招商银行等11家机构的拨备覆盖率均超过300%,甚至维持400%以上的水平,大幅超出银行业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浦发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中信银行在维持不良率水平下降的同时,还实现了拨备覆盖率水平的提升。

对于已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资产质量,中泰证券研究所戴志锋团队近日分析称,这些银行资产质量稳健,不良率基本平稳,多数银行延续小幅改善态势;多数银行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有所下降,拨备继续释放。

京沪深银行业不良率略有反弹

尽管从整体风险指标上,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仍维持稳健向好态势,但也有数据表明,一线发达地区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略有反弹压力。

近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2024年末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陆续披露。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2024年末北京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189.21亿元,较年初增加80.87亿元。据此口径测算,2024年末北京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79%,较2024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

上海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末,上海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1212.41亿元,较年初增加约150亿元,不良贷款率1.02%,较年初上升0.07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971.78亿元,较年初增加135.3亿元,不良贷款率0.97%,较年初上升0.06个百分点。

多家银行乐观看待未来资产质量

实际上,部分上市银行在风险指标披露之前,已有对2025年资产质量的乐观表态。一些银行表示自身在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信贷质量保持稳定向好,也有表示银行加快不良的核销,推进化解处置存量风险。

例如,齐鲁银行此前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该行持续强化风险防控和过程管理,主要资产质量指标连续多年逐季改善。该行表示,下一步加强重点领域和潜在风险管理,推动金融科技建设,提升智能风控水平。

(关键词位置: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