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1至10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情况,房地产开发投资、住宅投资等数据下降。专家认为下行是主动转型,短期政策聚焦止跌回稳,中长期构建新模式,激活内生动力是关键。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1至10月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3563亿元,同比下降14.7%,其中住宅投资56595亿元,下降13.8%。另一方面,今年前10个月房屋新开工面积49061万平方米,下降19.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35952万平方米,下降19.3%。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9017亿元,同比下降9.6%,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9.4%,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8853亿元,同比下降9.7%。这些数据直观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态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对此,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虽然今年前10个月全国房屋新开工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了下降的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下行不仅是新房交易端转弱导致行业被动收缩的结果,更是“主动为之”,即积极推动房地产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型,通过上游供给端收缩来平衡下游供求关系以实现“止跌回稳”的新阶段,必须要严控增量。这一观点为理解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近年来市场自发的调整或纠偏机制开始发挥效力,即主动收缩以平衡供求关系。通过‘一时之退’来修复供求关系、修复内生动力并稳定价格和预期,才能换得未来更好的‘进’。考虑到住房发展新旧模式的过渡期较长,地方对旧模式的依赖,若继续加大开工、卖地和投资力度,必然进一步恶化供求,价格下跌和预期转弱的态势和止跌回稳的难度更大。”李宇嘉表示。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接下来,房地产政策的走向如何?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认为,短期房地产政策预计将继续聚焦推动市场止跌回稳。中长期则将加快构建发展新模式,因时因势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随着年末房企进入业绩冲刺阶段,重点城市供应或有所改善,有望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导向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李宇嘉则认为,目前来看,行业体量经过4年的收缩。从正常的折旧、住房改善等产生的新房需求来看,对比现在的新房交易数据可谓“跌无可跌”,但市场之所以继续下跌,与市场自身动力有关。“下一步,除了行业自身的调整来平衡供求关系并稳定全行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快激活内生动力,即跳出房地产来看房地产,从就业和收入、社会保障、人口出生率和结婚率等宏观基本面,来修复房地产发展的基础。”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