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浦东新区航头镇作为首个“房票+”安置试点,通过发放首张房票,探索“房票+货币”“房票+商品房”等多元组合模式,实现政府、市场、居民三方共赢,为上海城市更新提供新范式,引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作为浦东新区首个“房票+”安置试点,航头镇航南社区这片承载着三代人记忆的城中村,正见证着上海城市更新的重要突破:首张“房票”日前正式发放,动迁居民张女士将其锁定了陆家嘴锦绣澜湾项目。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上海在城市更新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居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安置选择。

  继金山、青浦、嘉定等区试点后,《上海市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明确“房票安置”作为优化安置方式的重要抓手。航头镇抢抓“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机遇,在全区率先探索“房票+货币”“房票+商品房”等多元组合模式,而业主张女士成为这一模式的首位受益者——她手持浦东新区首张房票,自主选择了陆家嘴锦绣澜湾的房源,切实体会到“从被动安置到主动选择”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品质,也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选择房票有好几家房企的商品房可以选,还有下个月就交付的现房能选,离老房子也不远,周边环境都很熟悉,感谢好政策!”正在航头镇动迁指挥部了解陆家嘴锦绣澜湾项目政策的沈阿姨说道。这套动迁政策背后,是浦东新区以制度创新提升动迁人居体验的开创性举措,通过房票将安置需求精准导入市场,既释放市场存量房源,又让居民手握“选择权”,实现政府、市场、居民的三方共赢。这一政策,无疑为其他地区的城市更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首个“吃螃蟹”,航头镇的探索具有特殊意义。陆家嘴集团等三家区属国企开发的商品房小区(含航头本地的锦绣澜湾等项目),覆盖航头、金桥、周康等板块,给与了动迁居民数百套品质房源选择,满足不同家庭人口结构的需要。这些房源的多样性和品质,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可以体验签约即看房,交房即入住,省却了动迁过程中的租房不便。”在锦绣澜湾准现房小区,居民老李夫妇正在参观99平方米的样板间,窗外的社区公园已见雏形。项目负责人介绍,作为响应房票政策的示范项目,小区已顺利完成预看房,今年12月即将交付。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其他地区的房票政策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充满回忆的老宅家门前,摄影师按下快门,定格下林先生一家在老房前的珍贵合影。作为锦绣澜湾动迁客户的“暖心彩蛋”,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了拍摄“老房纪念照”和“新居全家福”的礼遇,将墙面上的“囍”字、门楣上的旧门牌,化作时光胶囊。“老房子住了几十年,但新生活更值得期待。”完成留影后,林先生随即来到锦绣澜湾售楼处,在专业指导下,拍摄了一组洋溢着温馨喜悦的全家福。

  试点启动以来,已有众多动迁居民选择“房票+商品房”组合。这不仅是一组基础数据,更是民心所向的印证——当“住有所居”升级为“住有优居”,航头的探索正在书写城市更新的新范式。这一范式,将为更多地区的城市更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暮色中的航南社区,老墙根下的花儿依然盛放。不远处的锦绣澜湾,夕阳勾勒着新居的轮廓。从“蜗居”到“宜居”,从中“被动安置”到“主动选择”,这场由航头启幕改革,正在浦东大地绽放出温暖的民生之花。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