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老牌房企万通发展以8.54亿元收购数渡科技62.98%股权,正式进军高端芯片领域,此举引发市场关注。房企跨界收购科技公司转型并非一帆风顺,面临多重挑战,成功案例寥寥,转型之路何去何从。

  行业承压,房企求变(房企转型)。近期,一家老牌房企——万通发展发布公告,宣布其以8.54亿元收购数渡科技62.98%股权,完成收购后,标的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并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此举标志着这家老牌房企迈出了“跨界求变”的一大步,(跨界收购)也引发了市场对房企转型路径的广泛关注。

  在万通发展8月11日发布筹划投资事宜提示性公告后,记者曾第一时间实地探访数渡科技公司,其部分员工并不知晓将被万通发展收购事项,公司相关人士回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目前材料显示,数渡科技公司近来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和2024年分别亏损6256.75万元和1.38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3598.27万元。

  就在此前不久,8月18日,万通发展被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忆会家属告知,王忆会收到北京市公安局的拘留通知,正在公安机关配合调查。这无疑增加了万通发展跨界求变的不确定性。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一方面,当前行业承压,房企求变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万通发展等房企转型面临多重挑战。

  老牌房企急于求变

  2025年8月,万通发展再次尝试“跨界”。

  8月11日,万通发展公告称,公司计划以8.54亿元收购北京数渡科技62.98%股权,正式进军高端芯片领域。

  公告前一个交易日,市场似已嗅到风声,万通发展股价涨停封板,8月8日至9月26日累计上涨64.27%。然而,就在此前,公司刚刚发布半年报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仍将亏损2200万至3300万元。

  8月30日,公司发布的半年度业绩报告则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87亿元,同比减少2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804万元。2024年同期营业收入约2.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7913万元。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万通发展的转型之路充满戏剧性。公司前身是由冯仑等“万通六君子”于1991年创立的万通地产,2000年前后登陆资本市场。随着房地产市场环境剧变,这家老牌房企自2014年开始逐渐淡出地产业务核心,2020年正式更名为万通发展,并宣称未来以地产业务为载体,以文化、科技、新基建等产业为地产业务赋能。

  此后,万通发展动作频频,却鲜有成效。并且,伴随着跨界投资项目推进的是公司减持股份的操作。

  转型之路坎坷多

  事实上,万通发展转型之路非常不平坦。

  其中,在王忆会主导下,2023年11月,万通发展披露筹划收购索尔思光电不低于51%的控股权。这项投资当时引起市场高度关注,但收购历时一年多,最终却在2025年1月宣告终止。如今,迎来收购北京数渡科技公司。

  “万通发展此次收购是其长期转型战略下的关键一步,意在摆脱地产依赖。作为一家老牌房企,近年万通发展已停止地产新增投资,并逐步收缩地产业务。公司近年持续亏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迫在眉睫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表示。

  刘水分析,数渡科技主营的PCIe高速交换芯片是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关键硬件,有助于开拓上市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进而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但是,另一方面,此次万通发展高溢价跨界收购也伴随着显著的风险和挑战。

  有材料显示,数渡科技芯片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逐步批量供货。但数渡科技公司对此并无直接回应。实际上,记者在探访数渡科技公司过程中,看到公司获得的部分企业认证信息,但却并未获得其在业内外有价值的研发产品信息,这无疑令人难以判断预测其运营前景。

  “数渡科技目前仍处于‘烧钱’阶段,需要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万通发展自身主业亏损,在支付8.54亿元收购款后,仍需为数渡科技后续运营提供数亿元资金支持,双方的资金压力都比较大 。”刘水说。

  房企跨界求变成败几何?

  显而易见,房企跨界收购科技公司,其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挑战巨大,成者寥寥,但也有成功案例,如闻泰科技公司。(转型成功案例)

  回溯过往,闻泰科技公司的前身(中茵股份)曾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涵盖酒店经营、物业管理及矿业投资等领域。2014年因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公司启动战略转型。2015年公司通过收购闻泰通讯51%股权切入移动通信设备制造领域,2017年完成剩余49%股权收购并更名闻泰科技,彻底剥离房地产业务。

  转型后,闻泰科技公司聚焦智能手机ODM、半导体及汽车电子业务,业绩亮丽。闻泰科技8月30日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53.4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74亿元,同比增加237.36%。

  “跨界转型对房企是巨大的考验,如闻泰科技有其特定的历史机遇,其转型路径难以简单复制。转型后,企业需要面对技术快速迭代、市场竞争激烈、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以及并购后整合等持续性的挑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

  严跃进向记者表示,类似万通发展老牌房企跨界收购,必须涉及到专业考验,“其难度可想而知,涉及到房企对于相关科技产业理解的深度,不能仅仅依靠房企管理者自身兴趣去收购转型。”

  “企业的一些骨干人员是需要有创新性和积淀的,如果没有这些资源,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概念,如果是这样就会把企业原始的投资资金消耗掉,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严跃进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