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中国境外债重组获高票通过,房企债务处理迎新转折
AI导读:
10月14日,融创中国境外债重组计划获高票通过,赞成票人数占比达98.5%,债务金额支持率94.5%。方案将迎法院批准流程,预示房地产行业债务处理迎新转折。今年三季度以来,多家房企债务重组传新进展。
10月14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在当日举行的境外债重组计划会议中,合计共有1492名债权人投票,其中1469名债权人投票赞成重组计划,赞成票人数占比达98.5%,对应债务金额支持率94.5%。至此,融创境外债重组方案已赢得所需大多数计划债权人批准,高票数更显示出债权人对重组方案的充分认可,对公司经营恢复的充足信心,这无疑为房企债务重组树立了典范。
鉴于本次表决结果远超75%金额门槛,已满足法院批准的核心要求,方案随之将迎来法院批准流程。公告明确,香港高等法院将于11月5日举行聆讯,对其重组方案作出最终裁决。这意味着,融创境外债重组方案距离彻底完成仅有一步之遥,也预示着房地产行业债务处理将迎来新的转折点。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三季度以来约有15家房企的债务重组、重整传出新进展。例如,旭辉集团在9月中旬披露,公司7笔境内债整体重组方案获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涉及金额合计约100.6亿元。佳兆业集团宣布,其境外债务重组取得关键性进展,通过债务展期、债转股、资产处置等方式,佳兆业对原有债务结构进行系统性优化,展现了房企在债务危机中的积极应对。
在这当中,融创境外债重组方案因创新性突出而备受关注。此外,融创中国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今年9月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2.9亿元。截至2025年9月底,集团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17.6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伴随重组方案最终落地,融创有望成为首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对行业具有深远影响,或将引领房企融资新趋势。
“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债权人态度发生了转变。市场调整时间较长,债权人意识到房企债务偿还难度较大,相较于破产清算和资产持续贬值,更倾向于接受重组方案,以提高债务清偿率。而部分债权人在出险房企债务不断换手后持有成本较低,如果重组方案的现金回收价值更具吸引力,他们更愿意接受重组。”中指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考虑到长周期内新房市场规模回落,短期内市场仍在调整,资产减值压力犹在,仅延长还款期限可能面临再次逾期和二次展期的问题,并不能够彻底解决债务危机。因此,削减债务规模可能使得房企改善资产负债表、改善信用表现、提振投资者信心,让房企轻装上阵,增强可持续发展潜力,在发展中寻找解决债务危机的办法,从而促进债权回收,保护债权人、投资人利益,这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
有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各项政策利好频出,房地产政策延续了宽松导向,在融资端,利好政策包括融资协调机制、专项债收储、经营性物业贷款以及公募REITs条件的放宽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企的流动性压力。不过,当前融资仍然集中在头部房企手中,资金依然还是到不了更多需要的企业手上,仍需加快各项政策落地,并同时加快房地产企业出清速度,通过市场化手段让出险企业早日实现债务重组。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