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建设引领房地产品质革命
AI导读:
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进“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定义“好房子”四大标准,5月施行的《住宅项目规范》落地为国家标准。房地产行业迎来“品质革命”,“好房子”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居住舒适度,重塑产业格局。
编者按
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标准定义“好房子”,5月施行的《住宅项目规范》将“好房子”概念落地为具体的国家标准。当房子被赋予“美好生活载体”的使命时,中国房地产行业将如何重构价值坐标?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深入一线进行调研采访。
傍晚时分下班回家,智能门锁3D人脸识别轻松开启入户门,家里的照明、新风、空调、外窗等设备随即智能联动,营造出舒适的空间氛围。打开家里的可移动书墙,将儿童房与客厅连通敞开,让孩子在更大的空间自由玩耍,安全感在空间中自然流动……
房地产迎来“品质革命”
当“好房子”首次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房地产行业迎来“品质革命”的关键转折。记者多方调研房企及业内人士了解到,“好房子”建设让老百姓从“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跃升,也会推动房地产业形成新的生产力,是具有更强发展动能的一次产业升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房子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并提出了“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好房子标准。5月1日,《住宅项目规范》正式施行,将抽象的“好房子”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家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此前表示,老百姓希望住的房子层高能高一点,通风、采光能好一些,密闭性、隔音性能强一些,室内空气能够洁净、温度适宜。58安居客研究院调研显示,购房时61.6%的被访者将“居住舒适度”摆在首位。
在龙湖集团产品策略负责人林仕聪看来,“好房子”要从客户的真实生活需求出发,打造符合“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标准的新型住区。
“好房子”重塑产业格局
如何将“好房子”用消费者能够理解并愿意买单的产品呈现出来,不仅考验房企在开发与运营方面的能力,甚至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绿城中国于2023年正式从集团层面体系化推进“好房子”建设,确立了完整的“绿城好房子”产品力体系。龙湖在政府主导的“好房子”竞赛获奖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小高层与洋房的有机组合,提升了园区品质。
业内专家表示,政府所倡导的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具有递进关系,绿色和智慧更是未来发展趋势。“好房子”建设趋势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在倡导的装配式建筑,尤其是装配式内装修。
有头部房企相关负责人认为,“好房子”建设将推动房地产业形成新的生产力,是具有更强发展动能的一次产业升级,将重树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和经营理念,重构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
配套政策须加快落地
“好房子”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性的。要想让“好房子”建设尽快驶上快车道,不少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业内专家看来,消费理念的成熟有一个过程,如何鼓励消费者与企业一同推进并实现房屋的绿色低碳是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打造产品最优性价比,对开发商的产品设计、营造,以及集采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业内专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细则及配套政策,加快“好房子”建设的落地进程。58安居客研究院已在尝试从舒适度角度制定好房子的评价标准,引导开发商从市场化方式的纯“自愿披露”,逐步过渡到由房协牵头鼓励经营主体“建议披露”。
“‘好房子’建设是整个社会的一项百年大计。”林仕聪认为,“好房子”建设对于老百姓的幸福与健康,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根本性的、革命性的推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