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当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40平方米,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建设“好房子”成关键。服贸会展示“好房子”全链条图景,一线城市新房市场活跃,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住品质,绿色建材与共享空间成亮点,政策支撑保障“好房子”建设。

  “好房子”是百姓居之所向、心之所往,是房地产市场新需求的体现。当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超过40平方米,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建设“好房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激活了房地产市场的新活力。

  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好房子”?市场如何发力“好房子”建设?连日来,记者在服贸会会场,观察“好房子”从蓝图到落地的全链条图景,探寻房地产市场的新趋势。

  智能消杀设备、三分离卫生间、装配式绿色建材……来到服贸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场北京城建集团展台,以“绿色住家、智享安全”理念打造的样板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体验,展现了“好房子”建设的创新实践。

  “我们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指引,不仅在房屋建造中采用智能家居互联、分层绿化、无障碍设计等举措,更着力构建一条从投资、设计、生产、建设到运维的好房子全产业链。”北京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这体现了房地产市场对高品质住宅的追求。

  当前,更多“好房子”正在激活和牵引新需求。今年以来,一线城市新房市场较为活跃。例如,上半年上海在售项目日均成交约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8%;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网签2.09万套,同比增长11.9%,显示出“好房子”市场的强劲动力。

  新房子要建成“好房子”,老房子也要改造成“好房子”。老旧小区改造,是“好房子”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本届服贸会的展示重点之一,体现了房地产市场对全年龄段居住需求的关注。

  “小区车位少”“地下室利用率低”……聚焦北京石景山区某老旧小区居民多元诉求,中建一局以闲置空间改造、新建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停车位改造等举措为抓手,进行住宅楼综合改造和室外公共区域修缮提升,为老旧小区注入新活力。

  “改造后,该小区增加停车位700余个,增设社区配套用房800多平方米,2160平方米的地下闲置空间已升级为智能仓储用房。”中建一局高级经理王晨旭说,展示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显著成效。

  让“一老一小”生活舒适、安全,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现场不少企业负责人介绍,婴幼儿托育服务设施的引进,防滑胶、智能马桶等设施的运用,正在让越来越多老小区变为“暖心房”,满足了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

  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今年我国将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为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瞄准市场需求发力,改造一新的二手房成为楼市亮点。“今年以来,二手房交易占比逐步提高,多个省份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说,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多元化。

  新小区也好,老旧小区也罢,房子的建材环保与否,关乎居民健康与生态保护成效。展会现场,多家建筑企业聚焦环保建材制造,为建造更加安全的房子打好基础,体现了房地产市场对绿色建筑的重视。

  中建五局展台,几块“埃礞石”吸引了记者目光。“这种绿色建材由建筑垃圾和矿冶固废制作而成,比传统人造石板材碳排放量降低60%以上,可应用于机场、商场等诸多建造场景。”中建五局北京公司设计管理部经理陈泓列介绍,展示了绿色建材的创新应用。

  住宅绿色舒适,社区也要美丽宜人。在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楼盘模型中,儿童活动乐园、共享书吧、休憩空间、健身房等一应俱全,为居民提供共享公共活动空间。架空层、风雨连廊及景观绿地与房屋相配,室内室外和谐交融,营造了宜居的社区环境。

  顺应消费者需求,“好房子”建设正在打开房地产发展新空间。从设计到建造,由室内到室外,众多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正在促进住宅、设计、装饰、建材、家居等建筑领域全业态、全链条的产业升级,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顺利推进“好房子”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保障。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同月,《住宅项目规范》施行,实现了对原有相关标准的继承和创新提升,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引。

  会场多位企业负责人认为,相关政策举措为“好房子”建设指明了方向。从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到讲究居住空间的均衡性、多功能性,再到更加注重与自然、外界的空间融合,企业要持续发力,推动越来越多优质住宅进入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