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民众对“好房子”的需求日益增长。《住宅项目规范》的实施将推动住宅品质提升,助力城镇住宅高质量发展。建设“好房子”需强化科技支撑,提供优质服务,成为房企和建筑企业新赛道。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迈入新阶段,供求关系巨变,民众住房需求从“有无”转向“优劣”。大家都渴望住上“好房子”,而“好房子”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住房发展的核心在于顺应民众高品质居住需求,加速“好房子”建设。

  “好房子”应具备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特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指出,调研发现,民众对住房的“高度、温度、湿度、净度、亮度”等尤为关注,期望层高更高、通风采光更佳、密闭隔声更强、室内空气质量更优。

  为满足民众期待,有关部门正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5月1日起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将推动住宅品质提升,严格执行于城镇住宅项目建设、使用及维护。该规范涵盖住宅规模、布局、功能、性能等,助力城镇住宅高质量发展。

  与现行标准相比,《住宅项目规范》在多项指标上有所提升。例如,新建住宅建筑层高由“宜为2.8米”提升至“不低于3米”,电梯设置要求提高,隔声性能优化等。此外,还强化了无障碍和适老化设计,提升住宅安全性。

  “好房子”建设需强化科技支撑。倪虹表示,“好房子”与新科技相辅相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各地将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解决房屋质量问题,并推动全屋智能化。

  同时,举办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引导设计师针对不同需求设计户型,让每一寸空间都物尽其用。此外,推动城市和企业加速“好房子”建设及推广。

  “好房子”还需优质服务。对房企和建筑企业而言,“好房子”建设是新赛道,竞争在于新科技、高质量、好服务。谁能抓住转型机遇,提供“好房子”和好服务,谁就能赢得市场和未来。

  建设“好房子”成企业自觉选择。中国建筑集团发布“好房子”营造体系,形成“六不六防三省三要”框架,以“六好”手段营造“好房子”,为建筑行业全产业链建设提供可行路径。

  “好房子”建设应全方位推进,不仅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应用空间,还能激发内需和消费潜力。倪虹强调,保障房也应成为“好房子”,政府民生工程需带头。同时,结合城市更新,多种方式改造老房子为“好房子”。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