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项目规范》5月实施,多项新规提升住宅品质
AI导读:
日前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涉及层高升级、电梯标配、静音守护、适老关怀、阳光权利等多项改变,旨在提升住宅品质。新规为新房划出品质基线,也为存量小区改造指明方向。
日前,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发布,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规范中的多项改变,涵盖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层高方面迎来升级。新建住宅的层高将不低于3米,相比以往标准提升了20厘米。这一改变旨在提升室内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增强功能灵活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夏季制冷和冬季保暖的能耗上升,因此,在二手房和新房的选择上,公众或许不会立即倾向于后者。
电梯将成为标配。规范规定,4层及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需求日益迫切。新规范的出台,基本涵盖了绝大多数住宅建筑,避免了未来再面临加装电梯的难题。
静音守护成为新亮点。规范中提高了墙体和楼板的隔声性能,以解决当前住宅物业管理领域因噪声引起的投诉问题。通过加厚墙体楼板隔音、严控排水噪音等措施,让邻里之间不再受到噪声的干扰,也将有效减少此类投诉。
适老关怀备受关注。规范在系统提出无障碍和适老化建设方面的要求,如卫生间便器和洗浴器旁应设置扶手或预留安装条件,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1个无障碍公共出入口等。这些细节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阳光权利得到保障。规范要求每套住宅都有满足日照标准的房间,并在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设置供暖设施或预留安装位置。这一规定不仅提升了住宅的宜居性,还建立了为公共需求预留空间的概念。
当然,新规的实施不仅为新房划定了品质基线,也为存量小区的改造指明了方向。如何从“有房住”转向“住得好”,市场上的房屋在建设、使用和维护中仍有诸多可优化之处。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