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50.8亿件,济南、宁德等地推进物流数智化发展,无人车加速落地并进入县乡,助力快递业降本增效。无人车普及率提升,但交互和场景局限性仍需改善。大模型应用将逐步爆发,推动无人车技术革新。

  随着快递业规模不断创新高,降本也成为业内的重要议题,物流数智化发展成为关键。

  据行业统计,2024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50.8亿件,同比增长21.5%。面对不断增长的快递业务量,4月以来,济南、宁德等多地推进物流数智化发展。人工智能加持的无人车作为其中的一项应用,正在加速落地,并开始进入县乡,助力快递业降本增效。

  下沉市场

  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规模以上邮快件处理中心达1300个,其中自动化率超过90%,行业累计应用无人车超千辆、无人机配送快件300多万件。无人车正逐渐普及,并且进入下沉市场。菜鸟自主研发的直线窄带分拣机和无人车已在多个县域快递处理中心及网点部署,分拣效率显著提升,有的网点运输成本下降30%。

  快递企业的自动化升级需求增多,无人车呈现出下沉化的趋势。中通旗下智驾无人车运营管理平台显示,运行一年来,覆盖了全国60多个城市和150多个网点,接入了500多台无人车,每日完成超10万个包裹配送。

  无人车“降本”的作用得到从业者的认可。快递行业从业者表示,快递转运场景的配送工具从传统燃油厢式货车转变为无人车后,成本下降空间总体比较可观。中通一网点负责人表示,购入无人车后,该环节的成本从每件0.14元到0.15元降至0.08元。

  改善空间与挑战

  尽管无人车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无人车交互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遇到违停车辆或路人的好奇心导致的意外情况。此外,无人车作业模式适用场景具有局限性,开放路段还只能实现网点到驿站的接驳服务。

  厂商正在积极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部署新的模型,基于图像对路面的语义信息和交互信息进行识别和理解,已经基本解决了部分场景的理解问题。对于场景局限性,业内认为无人车可以结合无人机或者机器狗拓宽场景。

  大模型落地与技术革新

  一线使用中出现的非技术问题正在通过技术的革新逐步解决。新石器无人车技术团队负责人表示,团队正在解决无人车运营的挑战,包括成本控制、安全性、泛化性等。多位厂商表示,大模型的应用将逐步在无人车行业内爆发。

  随着场景的不断扩展和数据的积累,厂商计划将大模型技术应用至新的车型。大模型的连续思维和处理复杂场景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无人车的智能化水平。

  无人车企业也在扩大技术团队规模,九识无人车技术总监透露,目前九识的技术研发团队规模约为200人,相较于去年下半年的100人增长了100%。过去一年无人车的售价也有一定的下调,未来整个物流流程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