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季度长租公寓大宗交易活跃度显著回升
AI导读:
仲量联行数据显示,上海一季度长租公寓大宗交易活跃度明显回升,成交总额接近40亿元,首次超过办公类资产。办公楼市场空置率提升,租金下行,但长租公寓市场备受青睐,预计今年将有更多成交。
仲量联行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投资市场上共进行了24宗大宗交易,成交活跃度明显回升。其中,长租公寓项目热度大涨,成交总额接近40亿元,首次超过办公类资产,成为市场焦点。这一趋势显示出长租公寓市场的强劲增长潜力。
“保险机构对于稳定回报型的资产一直非常偏爱。”4月9日,仲量联行华东区投资及资本市场部资深董事陈晨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险资也将加大对长租公寓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
除长租公寓项目外,办公类资产在投资市场上仍占据重要位置,一季度成交占比为29%。然而,由于新项目入市,上海甲级办公楼市场空置率还在进一步提升,租金仍处于下行通道,但下降幅度已经收窄。市场供需变化带来的周期性调整正在进行中。
“市场存在周期性,需求和供应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吉宝城市发展部(中国)执行副总裁资产管理负责人黄辰雄表示,针对上海的办公楼市场正面临供应量过高、需求不足的问题,要“打造符合国际标准且具有特色的高品质项目”,如吉宝在旗下PAC项目引入先进的绿色节能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项目附加值。
一季度大宗交易金额中,长租公寓占比高达34%,显示出其市场地位的提升。仲量联行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长租公寓在上海投资市场中成交金额占比为14%,成交宗数占比为17%,成为主流资产类别之一。随着多个大型社区型长租公寓项目相继入市,保险机构对这类资产的投资热情持续升温。
今年以来,上海投资市场记录到24宗资产交易,累计成交金额达114.6亿元人民币,市场回暖态势明显。其中,长租公寓资产以显著占比34%,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大家保险、阳光保险等机构通过股权基金形式加码购物中心、长租公寓等项目。
长租公寓备受青睐的主要因素包括现金流稳定、抗通胀属性强,符合险资长期配置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性的提升,租赁需求持续增长。长租公寓作为一种高品质的租赁产品,凭借其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
第三方机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持续稳定,并于2022年起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7年,住房租赁市场规模将超过2.8万亿元。长租公寓的运营对业绩的贡献占比也在逐渐提升,如龙湖的长租公寓品牌冠寓去年租金收入同比增长4%。
“我们预计今年长租公寓资产还会有更多、更大的成交。”仲量联行华东区投资及资本市场部资深董事陈晨表示,市场将继续保持活跃态势。
在办公楼市场方面,因多个项目入市,一季度上海写字楼市场空置率有所提升,租金仍处于下跌通道。但业主方提供的更多优惠政策继续带动搬迁和升级需求,市场呈现周期性调整。
吉宝城市发展部(中国)执行副总裁彭志坚强调,“十五五”期间,中国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吉宝将重点关注和投资布局既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又具有增长潜力和社会需求的领域,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相向而行。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