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宅项目规范出台,提升住宅品质促进行业升级
AI导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要求住宅项目建设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并设置多项技术要求。新规将提高住宅技术标准,提升居住舒适度,对产业链重塑有积极意义,促进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
有关好房子建设的技术规范,正在加速完善。
3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明确规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新规指出,住宅项目建设应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这也是官方对“好房子”的基本要求。此举将对房地产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提升住宅品质。
3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曾透露,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修订了《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是要把住宅的层高提高到不低于3米。
最新出台的《规范》,除了设置“层高不低于3米”的要求外,还有多项技术要求,如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提高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提高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提高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要求空调室外机安装在专用平台;规定了不同气候区供暖、空调设施设置要求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规范为强制性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强制约束力。
分析人士指出,新《规范》将提高住宅的技术标准,提升居住舒适度,并对产业链的重塑产生积极意义。同时,这也将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
新版的《住宅项目规范》,是在2011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来,共有总则、基本规定、居住环境、建筑空间、结构、室内环境、建筑设备等七大部分。其中,后五个部分为具体的技术要求。
按照最新的《规范》,4层及以上,或最高入户层楼面高度超过9米的新建住宅,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一部电梯。此举旨在满足适老化需求,方便居民日常出行和搬运重物。
《规范》还要求,住宅建筑的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能够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当有突发事件时,可及时对外联络,提升住户安全感。
除了电梯外,新版的《规范》还有多个措施是为满足适老化需求而设置,如要求卫生间便器和洗浴器旁应设扶手或预留安装条件;要求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1个无障碍公共出入口。此外,提高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要求,也能够方便轮椅进出。
此外,《规范》还涉及提高阳台栏杆高度、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等多项技术指标,旨在提升住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提出的诸多技术指标,只是对建筑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等差异较大,各地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的标准。
新版《规范》的发布,将对房地产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将推动房地产行业进行产品升级,提升住宅品质;另一方面,它也将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重塑开发和运营理念。
对于消费者来说,新《规范》的发布将激发他们改善住房的愿望,促进换房需求。同时,这也将构建梯度住房消费模式,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