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调整住宅层高标准,房地产行业迎品质转型
AI导读:
随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提升住宅品质成为趋势。多地已对住宅层高标准进行调整优化,新规普遍将层高提高到3米以上。此次调整不仅影响行业和企业转型,也是房地产市场从“增量市场”向“品质生活”转型的重要标志。
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下,提升住宅品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近期,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并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将住宅的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
提高住宅层高标准对行业有何影响?
据央视新闻,我国2005版《住宅建筑规范》、2011版的《住宅设计规范》,都对室内净高有不应低于2.40米的强制性要求。关于层高的要求来自2011年版的《住宅设计规范》,其中规定“住宅层高宜为2.80m”。所谓层高,是指从本层地板到上层地板的距离,即:层高=楼板厚度+净高,平时买房时候说的,多数情况是净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家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层高标准的提升成为必然趋势。
央视新闻指出,上述标准执行至今已经很长时间了。因此,给房子的“身高”标准调一下,是大势所趋。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2011年《住宅设计规范》版本的第5.5章“层高和室内净高”明确,“住宅层高宜为2.8m”,该规范从2012年8月开始实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10多年的各地住宅项目规划工作。当前住房建设进入到“好不好”的新阶段,层高标准的提升成为必然。
克而瑞广佛区域援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显示,当层高从2.8米提升至3米时,室内空气流通效率提升15%,自然采光面积增加20%,居住体验将大幅改善。这意味着空调能耗预计降低10%-15%,储物空间可多出0.5立方米/户。更有某项目实测,层高每增加10厘米,室内PM2.5浓度直降15%,“层高不低于3米”是科学调整。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报告显示,住宅层高标准的调整和提高,对行业影响积极,不仅对标发展新模式,和止跌回稳有力对接,也能积极促进行业和企业转型。
严跃进认为,此次调整,对标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也吻合了好房子的建造标准。更高的层高,符合现代人的居住习惯和心理需求,是好房子的重要体现。新规下,产品创新设计的空间也将加大。
已有多地先行调整
澎湃新闻关注到,早在2022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及,新建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00米。
据不完全统计,山东、江西、河南、江苏、成都、昆明等多个地方已经对住宅层高标准进行了调整优化,新规普遍将住宅层高提高到3米以上。其中,山东省鼓励有条件的项目将层高提高至3.3米以上;江苏省改善型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1米;江西省要求住宅净高不应小于3.10米;河南省则明确,住宅层高不宜小于3.1米。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指出,层高是居民非常关注的重要维度。此次层高标准的提升,可以改善室内采光和通风,满足个性化装修需求。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好房子”标准不断落地和推进,是房地产市场转型的重要标志,将深刻改变供需关系并重塑行业格局。
其认为,“好房子”标准的推进将推动房企从产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型,更好实现智慧社区运营、物业增值服务,来提升长期收益。可以预计,后续更具备技术壁垒、资金实力和服务能力的房企将主导市场。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