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成都土地市场在经历“地王”拍卖后,随后几场拍卖显得波澜不惊,多以起拍价成交。土地市场呈现分化态势,城市核心区域优质地块受热捧,其他区域降温。

在经历了3月27日那场引人关注的拍卖之后,成都随后几场土地拍卖显得波澜不惊,多以起拍价成交,并未因本月连出“地王”而躁动。

3月31日,成都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拍卖两宗国有建设用地,分别位于成华区二仙桥北路约39亩地块和青白江区城厢镇约71亩地块,起拍楼面地价分别为12900元/平方米和3000元/平方米,最终都以起拍价成交。

“地王”之后归于平淡

今日拍卖的成华区二仙桥北路31号宗地,净用地面积25862.47平方米,为住宅兼容商业用地,由中建西南院竞得;青白江区城厢镇宗地,用地面积47550.46平方米,为纯住宅用地,由成都青港未来置业竞得。

其中,成华区宗地位于成都中心城区热门的二八板块,周边在售楼盘备案均价在19180-28548元/平方米。然而,3月31日的土拍表现平淡,与3月27日的高溢价成交形成鲜明对比。

3月27日,成都拍卖了一宗位于锦江区柳江街道的住宅用地,面积约49亩,起始楼面地价为20000元/平方米,最终由建发以41200元/平方米竞得,溢价率高达106%,刷新成都土拍纪录。

事实上,土拍市场的反差在新“地王”诞生第二天就已显现。3月28日,成都再拍卖7宗地,并未因新“地王”诞生而躁动,其中4宗都以起拍价成交。

从3月24日至31日,成都共拍卖土地12宗,其中8宗地为底价成交。土地市场呈现分化态势,城市核心区域的优质地块受热捧,其他区域土地市场降温。

土地市场分化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刘璐表示,成都不同区域土地稀缺程度不同,导致热度差异较大。锦江区开发程度较高,剩余可供土地面积较少,因此土拍中溢价率很高。而稀缺性相对不强的板块,土拍起价和溢价率都更低。

从去年以来,成都土拍市场就出现分化局面,城市核心区域土地市场持续高热,优质地块普遍高溢价成交,但其他区域土地市场降温,开发商涉足较少。

中指研究院成都分院总经理黄雪表示,2025年以来,成都核心区域土地市场持续保持高热,优质地块普遍高溢价成交,体现了开发企业对成都核心区域市场的高度认可。未来,核心区域优质地块将持续吸引企业争夺。

刘璐还指出,当前楼市分化进一步加剧,同一时间内,不同区域的项目价格可能出现涨跌不一的情况。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