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一线城市楼市在政策发力、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推动下率先迈入企稳通道。办公楼市场需求复苏,净吸纳量预计增长约10%。仓储物流市场高标仓需求保持稳定,但租金承压。大宗交易市场交易额有望重回增长通道。

政策发力、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一线城市楼市率先迈入企稳通道,展现出积极复苏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6%和0.2%。世邦魏理仕预测,2025年商品房销售降幅将明显收窄,一线城市楼市有望率先企稳。

在商业房地产市场,租赁市场供需关系修复进行中,积极信号逐渐增强。世邦魏理仕预测,2025年国内主要城市办公楼需求边际改善,净吸纳量将增长约10%。

办公楼市场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备受关注。世邦魏理仕报告指出,2024年国内主要城市办公楼市场净吸纳量基本持平,但2025年在新质生产力带动下,核心城市办公楼市场或迎来改善。

(全国办公楼市场净吸纳量预测。受访者/图)

以上海为例,2024年上海办公楼市场供应量下降,空置率上升。但2025年,在增量刺激政策推动下,企业信心有望逐步提振,办公楼需求增速将在2026—2027年期间逐步提升。

消费与新质生产力成为办公楼需求扩张的两大引擎。人工智能应用火爆,推动了相关企业端应用及硬件设备租赁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时,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景气行业也保持活跃租赁需求。

一线城市核心商务区楼宇供应稀缺,二线城市迎来供应高峰。世邦魏理仕预计,未来三年,一线城市核心商务区累计供应仅占供应总量的约5.5%。而二线城市新增供应将迎来近五年峰值。

在仓储物流市场,高标仓需求保持稳定,但租金仍承受下行压力。世邦魏理仕预计,2025年全年净吸纳量将达到690万平方米。

在租赁市场之外,大宗交易市场也备受关注。2024年,中国大宗物业投资总交易额同比下降13%,但交易宗数创历史新高。世邦魏理仕预计,2025年交易额有望重回增长通道,同比增长5%—10%。

更具吸引力的资产价格和持续降息有利于市场交易活跃度的改善。在上海市场,企业买家表现活跃,占比过半,多偏好办公楼、综合体与酒店等资产类型。

建议投资者聚焦核心资产与新兴业态,如一线城市及人口流入活跃的强二线城市的长租公寓项目、受益于政府政策的一二线城市区域型购物中心和高标厂房。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