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沪深两城楼市活跃,带看量恢复至高位,上海有楼盘涨价销售,深圳楼盘认筹倍数超3倍。二手房市场上,业主预期增强,低价房源消耗。二三线城市也呈现结构性上涨态势。

“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近日,国家统计局在70城房价指数的解读中,使用了“继续”一词,市场视之为一线城市楼市企稳的信号。楼市回暖成为近期热议话题。

具体来看,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6%和0.2%;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1%、0.4%和0.4%。近期沪深两城楼市活跃,带看量恢复至去年四季度高位,上海有楼盘涨价销售,深圳楼盘认筹倍数超3倍,二手房市场上,业主预期增强,低价房源正在消耗。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持平转为上涨0.1%,为2023年6月以来首次上涨。南京、成都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领先。两城新房价格上涨与改善类住宅需求释放有关,南京有楼盘涨价2%左右出售,成都有区域新房去化周期低于3个月,带动二手房成交。

沪深楼市稳步回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上海和深圳领涨。上海新房受春节假期影响供应量减7成,成交缩减约4成,但入市新盘表现亮眼,有两个项目触发积分制,开盘即售罄。

节后,上海市场稳步回升,新房成交量环比增长65%,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增长190%,带看量环比增长142.6%,恢复势头强劲。

深圳楼市活跃度自2024年10月以来保持高位。1月新房、二手房网签量分别同比增长122%、32%。春节后深圳楼市快速回暖,上周二手住宅看房量环比上涨50%,一手住宅看房量环比上涨165%。

刚需是深圳二手房市场主力,总价300万以下房源占比55%。低价房源减少,业主信心增强,议价空间维持在10%左右,且有收窄趋势。

深圳次新房小区成交价涨幅较大,挂牌均价高于全市均价。新房库存下降,部分置业者转向次新小区,市场热度上升,成交均价快速上涨。

二三线城市结构性上涨

二线城市中,南京、成都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7%,领跑全国。宁波、武汉、无等城市房价也呈现上涨态势。

多个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呈现结构化特征,成交项目位于更好区位,价格相对较好。郑州房价上涨主要受改善盘带动,刚需被分流至二手房市场。

南京房价上涨主要受河西区大平层入市影响。南京多个住宅项目涨价,在售项目价格企稳。

成都楼市明显回暖,核心区新房库存逐渐见底,新房价格回升受高端改善项目热销影响。二手房市场也活跃起来,业主踊跃挂牌。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