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春节假期期间,全国重点城市楼市成交整体平稳,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小幅增长。节前重点城市成交活跃,深圳楼市迎来“开门红”。业内人士预计春节后楼市交易量将回升,3—4月份市场有望出现“小阳春”。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全国重点城市的楼市成交表现整体呈现出平稳态势。

  据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即1月28日至2月4日),28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面积相较于去年同期假期(2月10日至2月17日)实现了小幅增长,增幅达到了8%。尽管假期期间市场相对平稳,但仍处于传统的淡季行情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份截至春节前的时间段内,重点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情况依然活跃。这一趋势表明,尽管处于淡季,但楼市依然保持了一定的热度。

  业内人士对于春节后的楼市前景持乐观态度。他们预计,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重点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量将出现明显回升。特别是在3至4月份,市场有望迎来一波“小阳春”,成交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春节假期楼市整体平稳,一线城市成交亮眼

  中指研究院的详细数据显示,从网签情况来看,春节假期期间,28个代表城市的新房日均成交面积较去年春节假期有所增长。其中,一线城市中的广州表现尤为突出,新房网签量较去年春节增长了47%,北京也实现了小幅增长,增幅为5%。二线城市中,成都市场活跃度较高,网签成交量较去年假期大幅增长,南京、南昌、武汉等城市的增幅同样显著。

  整体来看,尽管春节期间市场仍处于淡季,但整体表现平稳。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尽管春节期间销售备案数据不全,但整体表现略好于2024年同期。节假日期间,房企主要以顺销为主,各地也不乏购房优惠活动,但节后新推盘情况仍需进一步观察。

  平安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杨侃也表示,考虑到春节备案滞后及绝对值较小,建议投资者关注节后销售走势。特别是3月份的销售表现,将成为观察楼市走势的重要窗口。若重点城市楼市出现“小阳春”,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若节后楼市走弱,则可能迎来新的政策支持期。

1月节前成交活跃,深圳楼市迎来“开门红”

  尽管1月是传统销售淡季,但重点城市的楼市成交情况依然活跃。据中指研究院统计,1月截至春节前(1月1日至1月27日),重点3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同时,“以价换量”策略也带动了二手房成交的持续活跃,重点20城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同比增长19%。

  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统计周期为2024年12月26日至2025年1月25日),得益于重磅政策的持续刺激,市民入市节奏较去年同期大幅加快。全市二手住宅网签套数达到10038宗,虽然因临近春节环比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万宗以上,同比上涨幅度高达18.78%。预期春节后市场活跃氛围仍将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深圳楼市也迎来了“开门红”。深圳市住建局的数据显示,1月份深圳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近万套,同比增长六成。其中,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销售5090套,同比增长97.3%;二手住宅网签成交4554套,同比增长31.5%,延续了去年10月以来市场回暖的态势。

多地出台支持政策,3—4月市场有望“小阳春”

  自1月份以来,多地政府纷纷出台楼市支持政策,以助力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例如,青海省在《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若干举措》中提出,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购房补贴力度,并放大金融、税收等政策的综合效应。

  福建省也发布了《促进2025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发展良好开局的若干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在住房展销活动中推出购房补贴、购房消费券等促销政策。同时,加大公积金购房支持力度,支持省内异地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等。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1月份全国各地出台的楼市相关政策超过50条,多地举办房交会、加大购房补贴力度。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楼市的回暖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望后市,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乐观。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院长丁祖昱认为,考虑到去年2月为春节月、基数较低,今年2月楼市成交同比仍将延续正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楼市仍将延续“止跌回稳”的行情。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预计,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和居民购房置业的逐渐回归正轨,3至4月份市场有望迎来一波“小阳春”。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研究副总监李益峰进一步指出,短期内,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预计春节后市场网签量将出现一定回升。在一季度,由于去年一季度新房成交规模为近年较低水平,在低基数的影响下,预计整体成交量同比或将保持平稳。二手房方面,受部分小区价格逐渐调整到位及核心城市业主预期改善的影响,成交量有望保持一定规模,价格跌幅有望继续收窄。然而,市场的持续回稳仍需政策的加力支持。

楼市成交图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