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各地出台多子女家庭住房支持政策,涉及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发放购房补贴等。公积金成核心政策工具,多地探索差异化住房政策支持路径,强化保障性住房兜底作用,满足多子女家庭住房需求。

如何更好解决多子女家庭的住房问题,是各地生育支持政策和住房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日前,《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印发,提出多项政策措施,如适当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

今年以来,80多个地方出台或落地针对多子女家庭的住房支持政策,主要涉及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发放购房补贴等。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城市加大对多子女家庭的住房支持力度,如进一步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等。

公积金成核心政策工具

在北京新出台的《工作措施》中,适当提高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的市场关注度颇高。

此前,北京就曾加大多子女家庭购房的公积金政策支持力度,如去年10月,北京进一步将多子女家庭购房的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40万元。

随着《工作措施》出台,陈文静预计,后续北京将有进一步的政策落地,或继续上调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

今年以来,公积金已成为各地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年内各地优化公积金政策约180次,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成为此类政策中应用最广泛的举措。

在省级层面,湖北、四川、山东、江苏等地均提出提高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

在城市层面,深圳、苏州、长沙市、吉林市等地也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

除公积金政策外,多地通过发放购房补贴减轻多子女家庭负担。绍兴越城区、南通等地对多子女家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给予补贴。

越来越多的省份和城市着力优化多子女家庭购房时的住房套数认定标准,湖北、长沙、青岛等地均有相关政策出台。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今年各地针对多子女家庭的购房支持政策,是对去年政策方向的延续与深化,旨在进一步降低多子女家庭的购房成本。

探索差异化住房政策支持路径

解决多子女家庭的住房问题,也需要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供给体系。除了依托市场化的商品房市场,还要强化保障性住房的兜底作用,加力支持多子女家庭租房。

日前,北京印发的《工作措施》中就涉及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向多子女家庭适度倾斜的内容。

此外,湖北、四川、江苏等地也明确要强化保障性住房政策倾斜,更好满足多子女家庭住房需求。

租购并举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之一,住房租赁也是多子女家庭缓解住房压力的重要路径。北京出台的《工作措施》明确,多子女家庭租赁房屋并备案的,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公积金。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表示,解决多子女家庭的住房问题,需要在补贴、减税、降费等方面着手,通过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型租赁住房等解决其居住需求。

在严跃进看来,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不仅要加力支持多子女家庭的住房需求,也可以考虑逐步拓展政策覆盖的广度,让一孩家庭同样能在住房领域享受一定支持政策。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