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成保险市场焦点,业务发展态势与行业转化解析
AI导读:
近期分红险成保险销售重点,预定利率下调后其优势凸显。多家险企热推,红利实现率现分化。上半年多家险企分红险保费增速明显,行业向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化,长期竞争力取决于险企投资回报能力。
财联社10月14日讯(记者高萍)“近期分红险业务成为保险销售重点(保险销售),各家保险公司正加强相关人员培训。”近日,财联社记者走访保险市场时,一位保险行业人士表示。
财联社记者调研发现,分红险近期成为保险代理人、银保客户经理推荐首选(分红险推荐)。8月底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前,保险产品曾现销售高峰,下调后产品虽受影响,但分红型产品因仅下调0.25%,降幅小,成消费者较优选择。
一位大型保险公司负责人称,新一轮定价利率调整,使储蓄型产品短期竞争力下降,却缩小了分红险和传统险预定利率差距,凸显分红险优势,促进业务结构优化,利于利差损风险管控和业务高质量发展(业务发展)。
分红险走俏,获代理人、银保客户经理热推
调研中,多位保险代理人、银保客户经理更倾向推荐分红险。一位银保客户经理表示,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后,传统型人身险产品利率优势减弱,分红型因降幅低,成当前消费者较优选择。
“预定利率下调后,公司近期工作重点是分红险业务及人员培训。”一位保险经纪公司人士直言。分红险是为保单持有人派发非保证分红的保险合约,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按比例分享利润,通过保险利益 + 分红收益设计,让客户收益有想象空间,做到“可攻可守”。
多位保险业内人士称,预定利率下调后,分红型产品仅下调25BP,与传统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差距收窄至25BP,叠加浮动收益弹性空间,产品相对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
一家大型险企接受采访时表示,新一轮定价利率调整对分红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缩小了分红险和传统险预定利率差距,凸显分红险优势。
据介绍,该险企在分红险业务推进上做了许多工作。负责人称,面对宏观环境和监管导向变化,公司围绕负债柔性化、利源丰富化、资产多元化应对,借力数字化和生态协同构建长期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完善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完成产品结构转型;深耕健康险,促进利源结构多元化;投资端持续匹配长期政府债,提升盈利能力。
关注不确定,分红险红利实现率现明显分化
提及分红险,红利实现率备受关注。它是衡量保险公司实际分红与销售时演示分红差距的重要指标,反映保险公司兑现演示利率能力和投资收益状况(投资收益)。
财联社记者梳理,截至目前,多家险企分红险2024年度红利实现率出炉,情况不一。鼎诚人寿有的分红险产品2024年度红利实现率超100%,也有产品为50%左右。恒安标准人寿多款分红险产品2024年红利实现率为100%,也有超200%的情况。华汇人寿此前表示,根据2024年度公司分红保险业务实际经营情况,公司分红型产品2024年度不进行红利分配,其公布的6款分红险产品中,近三年累计红利实现率最高为84%,最低为40%。
针对分红险红利实现率问题,财联社记者向多家保险公司发去采访提纲,多数未获回复。华汇人寿回复称:“以我公司官网披露的相关内容为准”。
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分红产品利益演示反映销售时对长期市场经济环境预期,实际分红水平受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及波动影响,可能与利益演示不同,红利实现率可能高于或低于100%。
上述工作人员称,过往年度存在所销售保单因历史销售时利益演示较高,红利实现率低于100%的情况。她强调,产品红利实现率高低不代表实际派发红利高低。消费者选购分红险产品时,要关注长期投资能力、历史红利实现情况、产品设计透明度和自身需求匹配度等因素。
“因存在收益不确定性,相对于传统固收产品,浮动收益的分红险产品销售难度更大,这也是各家公司培训的原因,销售人员要帮助客户理解分红险价值。”一位寿险公司负责人表示。其强调,可从多维度观测产品,如公司长期投资收益表现、整体盈利能力以及偿付能力充足率等核心指标。
倒逼重塑,上半年多家险企分红险保费增速明显
在低利率宏观环境下拓展分红险销售,成为险企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2025年也被认为是行业推动产品结构向以分红险为代表的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化的一年(行业转化)。
一位保险公司内部人士表示,从产品结构转型角度,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分红险、万能险等浮动收益产品占比提升。保险公司倾向扩大分红险和万能险等业务比例,主动下调新增产品保证利率、降低刚性负债成本、降低对利差依赖,并通过“保证 + 浮动”模式平衡客户收益与公司风险。
在今年中期业绩会上,多家险企高管提及加速分红险转型,尤其二季度以来成效显著。新华保险总裁、财务负责人龚兴峰介绍,上半年新华保险明确了分红险在客户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构建销售队伍对分红险的知识储备和销售技能,重新规划了分红险培训体系,形成了分红险组合销售和立体推动新模式。
头部险企最新中报数据印证了分红险规模增长趋势。例如,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分红险保费为499.2亿元,同比增长约41%;新华保险上半年分红型保险保费为182.69亿元,同比增长24.9%。另外,2025年上半年太保寿险分红型保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为101.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近14倍,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新华保险分红型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达46.2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0万元增长231250%。中国人寿半年报亦显示,该公司分红险实现快速增长,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成为新单保费重要支撑。
对于下半年,有险企内部人士表示,随着预定利率下调,分红险占比预计逐渐提高,公司会将分红产品作为主流产品对待,深化分红险产品开发。
财联社记者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人寿保险新推出产品497款,其中分红型产品为214款,占比达到43%,上半年则不足4成。另外,今年下半年以来在298款年金保险中,分红型产品为109款占比为36.58%。
有保险业内人士指出,分红险长期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险企投资回报能力。当前新政下,头部险企优势凸显,中小险企通过高分红揽客空间被大幅压缩,倒逼提升投资能力。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