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香港获自保牌照,香港自保市场扩容
AI导读:
上汽集团在香港获专属自保保险公司授权,成为2025年第二家新设自保公司。香港自保公司注册地增至6家,市场正吸引内地企业设立自保公司,以协助管理离岸风险,并发挥风险管理中心功能。
蓝鲸新闻8月12日讯(记者陈晓娟)记者从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获悉,日前,其已向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专属自保保险公司——上海汽车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发出授权。这也意味着,上汽集团在香港拿下一张金融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获得授权的上汽自保,是2025年第二家在香港新设的自保公司,在其之前,今年4月,香港保监局向汇丰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发出一张牌照。至此,一共有6家自保公司在港注册,前4家均由内地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成立。
从实际效益来看,有资深自保人士告诉记者,自保公司既可定位为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平台,同时又具有盈利能力。
汇丰集团、上汽集团接连在港设立自保公司
何为专属自保公司?自保公司一般由大型企业成立,根据划定的承保范围管理集团的内部风险,其行政成本及合规门槛较低,可以提高集团的承办效益和生产力。
当前,全球自保牌照已逾1万张,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在我国内地,有4家大型集团成立自保公司。而香港,目前是6家自保公司的注册地。今年这一名单又增两名“新成员”,分别为汇丰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Wayfoong (Asia) Limited,以及近期拿到申请的上汽自保。

香港现有6家自保公司(图片来源:香港保监局)
在业内看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但能够提供全面专业服务以便利自保公司运作,更可让大型企业的自保公司与其他金融职能发挥潜在协同效应。
有资深自保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自保公司利用自身资本金、责任准备金和盈利为集团建立重大风险保障基金,以较少的资金成本帮助集团建立重大风险保障机制。同时,自保公司还可根据集团公司特定保险需求,主动开发针对新产业、新技术的保险产品,也是国际保险市场重要的创新推动力量。
日前,香港保监局行政总监张云正对外表示,“保监局已制定策略,专注内地国有和私人企业,以及本地跨国集团不断变化的风险管理需要。”
据蓝鲸新闻记者了解,为持续优化自保公司的营商环境,香港保监局还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及便利化的监管措施,包括加快授权流程;在资本要求上,最低资本要求仅为港币200万元;简化披露规定等。
可见,香港市场正加大力度吸引内地央国企和民企赴港设立自保公司,以此为据点,协助企业监控、转移、缓解和管理离案风险,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
中国自保网执行董事曹志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比内地,在香港注册自保公司具有多方面优势。
市场主体或从传统行业向新质生产力扩容
从香港现有的6家自保公司来看,设立自保公司的主体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能源等行业,而是拓展至金融服务、汽车制造业。
事实上,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面对更多元的新兴风险,如传统汽车制造商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面对的风险类型和程度更为复杂。
亚洲自保网总编辑陈伯江分析,尽管传统能源企业目前仍是自保公司设立的主力军,但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正快速加入,会为市场带来新动能。这一趋势背后,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对自保模式有着强烈需求。
以上汽集团为例,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认为,其自保公司落子香港,首要考量是“用离岸结构服务在岸产业链”。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蓝鲸新闻记者表示,香港保监局把“内地国有+私人企业”列为首要目标客户群,标志着其自保市场定位从“泛国际”转向“以中国出海企业为核心”。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指出,内地企业在香港自保市场中角色定位将逐步提升。未来,内地企业将从“新兴生力军”迈向市场主导力量。
(文章来源:蓝鲸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