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加速,私募基金助力资本市场
AI导读: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加速落地,太平资产获批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试点总规模将达2220亿元,旨在发挥险资长钱长投优势,支持资本市场,促进险资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加速落地。
中国太平近日表示,该公司旗下子公司太平资产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其投资设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进入运作状态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基金已有6只。
太平资产获批设立私募基金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自2023年10月启动。截至目前,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复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规模将达2220亿元。
今年3月,太平人寿获批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是第二批试点机构之一。
太平资产表示,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旨在积极响应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下一步,将严格规范基金运作管理,建立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和符合保险资金特性的投资策略,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作用,进一步加大中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坚定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发挥保险资金“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此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显示,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已于7月23日成立并正在运作,基金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7月28日。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进入运作阶段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基金已有6只,除太保致远1号外,还有鸿鹄基金一期、二期、三期1号、三期2号,泰康稳行一期。
目前,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已由第一批的中国人寿、新华保险拓展至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及多家中小保险公司。
促进险资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业内人士认为,险企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入市,有助于发挥险资长钱长投优势,支持资本市场;同时,有助于缓解保险公司利润波动,实现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此前受偿付能力、考核周期等因素的影响,险资未能充分发挥长期资金优势。记者调研了解到,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在偿付能力、会计核算等方面获得政策支持,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助于提升险资入市积极性。
业内人士表示,与直接在二级市场投资股票相比,险资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投资权益市场,有助于降低二级市场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
华创证券金融业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徐康表示,在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模式下,险资发起设立的基金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形式计入资产负债表,通过持股比例乘以基金公司当期损益的方式计入险企利润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权益类资产公允价值波动对财务报表的直接影响。
方正证券金融首席分析师许旖珊认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投向预计主要为高股息、低波动的稳健标的,低波红利策略全年来看依旧是保险资管重要的配置策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