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发展成效显著,服务民生与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AI导读:
2024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超25%,总资产增长68%。保险业在保障民生、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成效显著,如商业医疗险赔付、农险发展等。同时,车险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推动险企规范化运营,提升服务水平。
保险,连接各行各业、关系国计民生,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保障、助力共同富裕的有力手段。2024年我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5%,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较2020年末增长68%。“十四五”期间,保险业风险保障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增强,经济减震器、社会稳定器功能凸显。
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加强
被诊断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后,武汉市民卢先生的孩子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合计花费超36万元。幸好此前为孩子投保了多款商业医疗险产品,一周后便获赔20.76万元。这是保险为万千百姓提供保障的一个缩影。2024年,人身保险业赔付支出1.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88.08%;财产保险业赔付支出1.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7.14%。
在防灾减损方面,保险业积极做好理赔工作,2021年对河南等地强降雨赔付116亿元,2023年对京津冀等地强降雨赔付126亿元,2024年对湖北等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超强台风“摩羯”等赔付110亿元……巨灾保险已实现我国常见自然灾害全覆盖和最低保障金额翻倍。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从国家重大战略到薄弱环节,保险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保障。湖南省康德佳林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油茶园投保了油茶天气指数保险产品,今年2月遭遇低温天气后获赔,有效减少了损失。2021年到2024年,我国农险保费收入从976亿元增长到1483.7亿元,农险数智化水平和投保理赔精准性不断提升。
当前,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成效。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成立以来累计提供风险保障约4.2万亿元,2024年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在31个省区市开展。
作为耐心资本,保险资金还发挥着长期投资优势。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新疆哈密光伏电站等大型工程和项目建设获得了保险资金支持。“十四五”期间,保险业积极开展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投资。
重点领域改革步履不停
今年1月“车险好投保”平台的上线运行,是对我国首个新能源车险指导意见的落实,也是我国车险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的缩影。车险综合改革实施至今,消费者车均保费较改革前下降21.2%;交强险保额由12.2万元提升到20万元,三责险平均保额达252万元。
“十四五”期间,保险业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金融监管总局发文建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人身保险业第四套经验生命表编制工作;落地人身保险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方案;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专家认为,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险企实现规范化运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